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23-24七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
1 .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材料二   西周的制度创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改革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①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材料四   某朝的制度创新

某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请结合材料一,将①②处的“制度”名称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周进行创新的新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①—④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使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的是,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
(4)材料四是某朝代的制度创新,除制度创新外,为巩固统一,该朝代还有哪些创新措施(至少两条)。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和创新的认识。
2024-04-1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五 中外重大改革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全国通用)
2024九年级下·广东广州·专题练习
2 .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探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一   社团学生考察遗址公园

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②明城墙遗址公园



③金中都公园

围绕元大都土城墙遗址修建。公园里面有以战马群为核心的“鞍疆盛世”景观,有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人物雕像,还有体现交易中使用的大量铜钱的雕塑以明代城墙为核心而建,其中东便门的一段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东南角楼高约30米,上有144个射箭用的窗口以“金中都”建城文化为主题,选址于当年皇城故址。仿建金代建筑,体现了“唐风宋制”的营建法式;设置营城建都、金人游牧等景点

活动二   社团学生依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相关材料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活动三   社团学生依据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相关资料进行研讨路县故城是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汉高祖时设县于此,因与秦始皇修筑的道路(驰道)相邻,而得名“路县”。该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等四部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之初,副中心规划基本成形,该区域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并有铁路线穿过。因为遗址的发现,政府对已有规划进行调整,全面统筹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活动等多方需求。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

——摘编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3年4月第4期

(1)社团学生按照朝代顺序考察遗址公园,顺序应为____。(写序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写出一处遗址公园体现的历史。(示例除外)
示例:②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角楼反映了当时的北京城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2)依据示意图,概括圆明园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变化。分析这一公园的历史价值。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路县名称由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谈谈对这一城市规划调整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24-04-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广州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23-24九年级下·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
3 .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铸铁技术进步B.中央集权加强C.货币走向统一D.商品经济发展
2024-03-17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广东省卷)- 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3-24七年级下·内蒙古乌兰察布·阶段练习
4 . 如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交子)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国家统一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审美观念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辽宁大连·一模
5 .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中华的历史。
〖民族交往〗
时期方式史实民族特点
战争蒙恬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苻坚任用王猛改革;②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1)请将上面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图表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边疆管辖】

(2)根据上面两幅“疆域四至”示意图,说出两个朝代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对东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交流交融】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清朝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请依据上面两段文字回答,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4-04-04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材料综合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秦长城遗址                                      图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结合所学,指出图一和图二所示工程修建朝代的共同特点。
(2)随着历史的变迁,长城和大运河的角色越来越丰富。请结合两大工程的修建、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4-01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七年级上·北京丰台·期末
7 . 小钱币·大历史

材料一

①货贝

②半两钱

③方足布币

④大泉五百
殷墟出土,是中国早期的实物货币。殷商时期货贝很贵重,商王常常将其赐予臣民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金属货币战国时期魏国使用的货币,由农具中的铲演变而来,是最先铸有文字的蜀、吴两国曾发行过的货币,圆形方孔造型,钱面篆书“大泉五百”,背面无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以上的货币按照其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并说出货币发展的变化。指出半两钱在全国流通的意义。

材料二

                              汉佉二体钱                                                                        汉佉二体钱出土地区示意图

汉佉二体钱,又称和田马钱,因主要发现在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古城遗址中且背面大多打印有马形图案而得名,是古于阗国制造的一种地方货币,用源于古希腊的打压法制造,圆形无孔,有大钱和小钱两种。钱币一面有当地的佉卢文以及马或骆驼立像,另一面有打制符号和汉文“六铢钱”或“重廿四铢铜钱”。

——摘编自《“和阗马钱”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佉二体钱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价值。

材料三   三国、两晋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货币经济相对衰退的时期……但此点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钱币使用的发达。

——摘编自何兹全《东晋南朝的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

材料四   北朝时,货币流通中有诸多问题。例如,货币的流通有明显的地域性限制,并且存在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新发行的钱币与古钱混合使用的现象。南朝市场上可以供应的剩余产品种类繁多,这其中大部分均可以用钱购买。农产品方面,粮食贸易最为常见,大宗交易十分频繁。此外,史籍中还有关于菜、鱼等农副产品的买卖记载。有诗云:“东城采桑返,南市数钱归”,描绘出了陈朝民间市场钱币流通的情形。同时,以丝织物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也时常因市场交易而促进货币的流动。

——摘编自朱安祥《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何兹全先生的观点。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此观点。
(4)结合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谈谈你对“钱币的发展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3-08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8(通辽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23-24七年级上·重庆九龙坡·期末
8 .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完七年级历史上册后,某班同学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设计了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完成相关任务。
【民族初现】

材料一   下图是传说中的华夏族形成示意图

材料二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请将材料一示意图空白方框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精神凝聚】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自《中华文明》解说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秦王朝完成了华夏民族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
B.秦、汉之后虽经历分裂,但中华民族始终沿着统一的道路不断发展。(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下表中“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国家伟业”的相关内容。
政治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
文化统一文字
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开凿灵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华夏族“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
【曲折发展】

材料四   以下是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砖。

                  图1汉族人吃羊肉串                                                    图2少数民族男子耕田                                                                                       图3穿裤褶服的汉族女子
(5)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现象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4-01-31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全国通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历史上的长城示意图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诞生以来,就成为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熔铸了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磨难和内心深处的奋进,升华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摘编自杨海虹《<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将下表中不同时期长城的特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补充完整。
时期长城的特点时代特征
战国A:_______各诸侯国相互防守、群雄争霸
秦朝将战国时期部分旧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伸B:_______
C:_______规模最大,布局更合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近代“血肉长城”D: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北京大兴·二模
10 . 以下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A.秦汉时期的边疆治理B.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C.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D.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2023-06-05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主观题)- 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