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半两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摘编自陈慧《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1)材料一中提到的“第一次货币改革”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使节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摘编自王永生《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背景。

材料三   北宋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通行铁钱,但铁钱沉重,市值又较铜钱低,于是部分四川地区商人便收取客户铁钱,然后向客户发出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交子,客户可凭交子向发行交子的商人,兑换等值铁钱,或直接以交子进行交易。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中华文明传真·两宋卷》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纸币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趋势的特点。
2023-10-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大举进攻,攻占了河南、高阙等地,设立四十四个县。同时,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派…近二百万人,对长城进行修筑。对未曾连在一起的进行了补筑,对年久失修的也进行了整修。

——摘编自《赵长城古今考辩》


(1)材料一反映秦始皇为了巩固北方边防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强大的匈奴与虚弱的西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娄敬…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

——新华网《历史上的“汉匈和亲”》

材料三:

时间战争类型主要将领兵力战果
公元前119年反击战争卫青、霍去病等骑兵十万,步兵几十万共歼匈奴精锐九万余人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西汉政府对匈奴政策有何改变?造成这种改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回顾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和战关系,你有何感想?
2023-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汉初以来,由于钱币允许私铸,造成币制混乱,货币一再贬值,物价不断上涨,稳定币制成为当务之急。武帝元鼎四年,汉王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汉廷中央,指定由“上林三官”铸钱,过去郡国所铸各种钱币一律废除。

——摘编自《秦汉史话》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汉廷中央”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经济领域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出现“田美土肥之象”的原因。
2023-09-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李斯提议:“西周分封子弟非常多,后代却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周天子也无法制止。现在四海之内获得统一,全国都应该划分为郡和县。”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材料二   下表是西汉时期巩固大一统的相关措施

时间措施
公元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接受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
公元前127年根据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
公元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以盐官、铁官来管理,禁止民众私自铸铁煮盐
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公元前118年统一发行五铢钱,规定五铢钱样式和形制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给秦始皇的建议及提出建议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西汉皇帝是谁。归纳表格所列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3)综上所述,概括上述材料中两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共同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缩影,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简表

时期概况
商周①以海贝作为主要货币
春秋②铜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战国③各诸侯国自行铸币,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
秦朝④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西汉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唐朝⑥唐高祖“废五铢,行开元通宝”。以后历代货币以它为范式
两宋⑦出现纸币“交子”“会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二

16—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受示意图

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

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

——摘编自弗兰克著《白银资本》18世纪中期,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

中国茶叶约2000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

——摘编自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2)依据材料二,写出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我国正处于的时期。结合所学,分析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材料三   2021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自20158月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国内经济长期发展向好,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未来人民币在国际中支付、投资、储备作用不断增强。

——摘编自《上海证券报》2022122日报道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指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将为当今世界带来的愿景。
2023-05-0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新闻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谢金文《中外新闻史概要》

(1)材料一中,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有哪些?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历史史实?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2)根据材料二,简述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材料三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表“炉边谈话”的?谈话产生了什么影响?
7 . “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材料旨在说明(     
A.秦商鞅变法的背景B.秦灭六国的过程
C.秦统一中国的意义D.秦朝灭亡的原因
8 . 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秦朝相比,西汉的长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明代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它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明代长城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摘编自《清实录·圣祖(康熙)实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对修长城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长城在近代被赋予的精神内涵,并分析该歌曲的创作背景。
2023-05-3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政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在继承和变革中修订和完善。

材料一: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废除了西周施行的旧的地方管理制度,在地方采取了新行政制度。汉初二者兼采之,却导致七国之乱。汉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王国问题,到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才真正被解决。

材料二:



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被秦始皇废除的旧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他实现大一统后,施行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说说“导致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2)请根据所学说出汉武帝时解决王国问题的的关键性措施是什么?
(3)请你说说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两种钱币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统一铸造使用的?请你选择一种钱币谈谈其使用背景,并分析当时统一铸造使用钱币的作用。
2023-03-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秦朝为解决“南方汉越矛盾”“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及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