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都江堰                                     图B 秦和匈奴对峙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究、鸟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些文化。量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材料一图A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_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图B是秦朝修建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工程__________,西汉时该工程向西延伸至西域境内,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____管理西域。
(2)指出材料二中西汉政府“派使臣联合西域”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
(3)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还知道哪项陕西境内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2024-02-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2 .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历来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在秦汉时期匈奴族是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材料二   汉朝设置一机构,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哪位大将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          东到辽东,请写出X地名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在新疆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该机构设置有何意义?
(3)写出东汉、魏、晋时期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至少写出2个)
(4)材料四提及的是中国古代哪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至少写出2条)
2024-03-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历朝历代君王不懈的追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其中,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重要措施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回答,秦朝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材料四: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的灭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4-01-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源远流长。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渐演变为大型复杂的社会,这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二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钳)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4-03-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汉代讲经图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汉书•主父偃传》


(1)秦朝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三中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
(3)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后世产生哪些影响?
2024-01-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        战国七雄形势图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秦之固】

材料三

                                     统一文字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秦之衰】

材料四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亡】

材料五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②是哪一诸侯国?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哪一场战争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该诸侯国实力增强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2)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的“秦王”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朝的都城在哪?“秦王”建立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所示,秦王兼并六国后,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所述是我国历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该事件体现了什么精神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4-01-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先进的政治制度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所示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提取西汉诸侯国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先进的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024-01-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某同学在学习某朝代的疆域图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由此可知,他学习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2023-1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在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完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贸易史》

材料三

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有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就派他做研究工作。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和二者在政治上的统治措施。
(2)材料二中的“凿空之旅”“这条通道”分别指什么?简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条通道”的示意图描绘出来。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两位历史名人的历史功绩,并归纳二者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2023-12-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舜推荐禹作为自己的继承者。十七年后帝舜驾崩。禹(为舜)服丧三年结束后,辞去帝位,以避让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去了阳城。天下的诸侯却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帝王大禹会巡察,到达会稽驾崩,把天下授给益……诸侯都离开益而朝拜启,说:“我们的君主是帝王禹的儿子啊。”于是启登上了天子之位。

——译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某朝代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6

材料三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其职权包括: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和执法不公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等。


(1)据材料一、分析政治制度的变化。
(2)材料二中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该制度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可知汉武帝采取了何种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023-12-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