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遮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声……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1)推测文中的“他”指的是谁(写名字)?

材料二   看图说史


皇帝玉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2)根据所学分别说明材料二中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

材料三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你知道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吗?

材料四   《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4)“秦,虽死犹存”,根据所学回答它给后世留下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019-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指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相应措施分别是什么?有何作用?
2019-12-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三: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上)

材料四: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注:像盗贼一样残害天下百姓)……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注:被冤枉判了死刑的人无法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所以)天下坏也” (坏:大乱,人民起义)。

——《汉书·贾山传》


(1)材料一称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秦王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王能实现“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避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秦朝的灭亡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9-12-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秦王是哪位皇帝?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
(2)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内统一使用什么货币?还规定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019-1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因为诸侯王),赖宗庙(依赖祖宗积德),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再分封),是树兵也(挑起战争),而求其宁息(安宁),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有一个原秦国人在家做了一条长裤,他去原齐国的时候又叫当地的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方孔钱而要他付刀形 币……秦始皇发布了一封招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材料三: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 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秦始皇以史为鉴,采取什么创新举措来解决“战斗不息”问题?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019-12-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材料中“秦王”指的是谁?“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   
(2)“秦王扫六合”后建立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胡曾诗中的“防胡万里城”反映了哪一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万里城”的起止点。
(4)秦王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政府中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的官职分别是?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的是谁?
2019-12-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犹如流星,虽然闪耀,却转瞬即逝,它的建立与灭亡留下了无尽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2)材料二中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在经济、文化、军事上各实施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婪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坏:大乱,人民起义)。

——《汉书・贾山传》


(3)依据材料三归纳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简要说说你眼中的秦始皇。
2019-1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新民间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就是在无数的分分合合中摸索前行。请回答:
(1)时势造英雄,在动荡的时期,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证明哪一等级制度走向衰落?
(2)“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这句诗的主角是谁?在汉武帝大一统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是何人?
(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哪位政治家诗人?公元229年,最终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9 . 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
(2)材料二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建立了什么朝代?定都哪里?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两种制度的共同目的。
10 .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A.“(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D.“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