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有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1)材料一中图示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2)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2024-02-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收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疆域统一】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图1

【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疆域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图2

【民族认同】

材料三   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核心要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适用语言文字,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不断满足边境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情况两个相关规划解读》(2023年2月10日)

(1)观察材料一中战国形势图和秦朝形势图,概括我国从战国到秦朝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近代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不屈抗争与救亡图存的探索的主题,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单说明理由。(要求:选取近代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不屈抗争与救亡图存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理由要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1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从下面三幅图的演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趋势是(     
A.文化繁荣、百家争鸣B.诸侯争霸、战乱不断国家
C.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D.由分裂走向统一
2024-03-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选项中的论述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材料:(中国的大一统)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围,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且此四围,亦更无阶级之分。

——钱穆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中原地区处于主导地位
C.民族统一趋势明显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2024-02-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顾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总是循环于崛起、衰弱、复兴的历史轨迹。尤其在大灾大难之后,中华民族不仅重新崛起,更是迎来辉煌的复兴。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再到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每一次的统一都标志着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崛起。近代百年的屠戮之后,更将迎来更为宏伟的崛起,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提示说明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两次统一局面及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概括出材料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实对期间的衰弱、崛起、复兴三个历程进行阐述(包含三个历程,四个历史事件)。(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字数为200字左右)
2024-04-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华岳学校、明泽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本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民族一统】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民族交融】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名人是谁?说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建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2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镐京
2023-1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6-2017年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二中初一月考历史试卷
9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大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第一帝都”在今天的(     
A.山东曲阜B.河南新郑C.陕西咸阳D.北京周口店
2023-12-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谁?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是什么?

材料三: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场改革?列举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
2024-0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