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李老师以“民族交往与交融”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历史更替】

材料一   见下图秦汉疆域图


任务二   【历史趋势】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任务三   【历史回眸】

材料三   经过孝文帝的主动改革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观察材料一中秦朝形势图与西汉形势图,简述这一时期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以及体现的历史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得甲首(甲士之首,也指军队中的小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除(给予)庶子(类似奴仆)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石磊译注:《商君书·境内第十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的改革措施和评价士兵军功大小的标准。

材料二   战国末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四海之内若一家”局面的出现,为全国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渴望统一,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出现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当时西方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最强。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灭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统一的背景。

材料三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各诸侯王国分封列侯表(共20个诸侯王国)

各诸侯国王子侯表(单位人)

城阳赵国中山淄川河间济北齐国长沙代国广川鲁国胶东梁国衡山
3324201711111111985311

——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推行的措施。并简述该措施在当时的作用。
2024-02-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2024-0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有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1)材料一中图示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2)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2024-02-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地图、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材料。请结合下列地图和示意图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解读与探究。

                                                       图一   
(1)请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北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图二
(3)结合所学知识,填出序号处所缺少的内容。
(4)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哪些?
2024-02-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6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材料二中“这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是什么?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等。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四、列举这场改革的两项具体措施。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统考专用)
7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材料二   秦汉时期历史大事编年表

时间重要历史事件
公元前221年废除分封制,创立中央集权制;统一(①),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下令蒙恬监修长城
公民前212年秦始皇开始修筑直道(从都城附近修造一条通往边境九原郡的道路)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下令将租税定为“三十税一”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令郡国务劝农桑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尊崇儒术的主张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接受主父偃“推恩”的建议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发动漠北战役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下令平抑物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作用。
(3)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观点,请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两件历史事件加以论证。(要求:选取的历史事件与观点相符,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采用一系列关心民心的措施,汉文帝将租税定调整为“三十税一”,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汉景帝下令郡国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024-02-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选项中的论述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材料:(中国的大一统)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围,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且此四围,亦更无阶级之分。

——钱穆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中原地区处于主导地位
C.民族统一趋势明显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2024-02-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江苏无锡·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读图,从图1到图3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人口逐步减少B.诸侯放弃争霸C.民族交融加强D.逐渐走向统一
2024-04-19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江苏无锡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建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