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6 道试题
1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并分析取得这些“突破性进展”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
(5)综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
2021-05-17更新 | 4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2020-07-17更新 | 48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3 .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凡内外大臣折奏有不交部即令中堂议覆者,洎廷寄托各省谕旨,始皆园值人为之。

——摘自《“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用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新制度的确立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皇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4)材料四所设机构与哪一位皇帝有关?请你简要评价该机构的设立。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发展趋势?
2022-05-0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中国古代史》夏曾佑

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分镇藩服……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

材料三: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慧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四: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古希腊的雅典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五: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马克点《世界文明史》

材料六:《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道:1917117日,震撼世界的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秦朝开创的哪项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元朝在地方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将这一“民主制度”发展到高峰的是谁?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
(6)材料六中的“起点”指的是历史上哪次革命?
5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制度和秩序被破坏,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材料中所述的历史乱象相关的制度。为了避免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百家争鸣主要代表。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意义。
6 .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全球通史》

材料三: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回答,“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指的是秦朝在地方推行的哪一制度?每一行政区的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说明了这一制度对国家的管理有何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事件的地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经验,谈谈你认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国家?
2022-10-3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制创新】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写出该体制下秦朝负责监察的官职。

【思想一统】

材料二



(2)图1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2这位皇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民族交融】

材料三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与“蕃人”交往的史实一例。

【版图奠定】

材料四



清朝疆域图(1820年)(图3)
(4)清朝前期为管理图3中A处设立了什么机构?写出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建立行政制度的朝代。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2023-03-08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推陈出新,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交流互鉴。
【工具革新--见证经济文明】

材料一:



【制度传承--发展政治文明】

材料二: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材料四: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五: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据此可以证实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怎样的基本史实?简要评价这一史实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图二反映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五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______,当时东起中国______,西至欧洲的______。
(5)对开通这条通道功劳最大的是谁?这条通道的开通发挥了什么作用?
9 . 制度革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指什么制度,举一个事例。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建立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2002年6月,考古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发现秦简,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并无“洞庭郡”的任何记载。里耶古井出土的公文简牍中却频繁出现“洞庭郡”这个行政地名。里耶秦简是用明确的文字颠覆了历来对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秦朝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指出秦简的史料价值。
2022-01-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让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节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国家的酝酿,中华文化的源头。

材料一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史著作目录,第二讲及第一条子目

(示例)

第二讲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

分封制瓦解/各国变法/君主专制


(1)根据所学知识,仿照第一条子目,为第二讲再补充一条子目?(要求仿照示例样式,补充内容应包括子目名称及各栏目名称。)

节点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材料二   秦王朝通过层层控制,将国家的行政、司法、军事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一个上自朝廷下至乡亭的庞大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材料二中“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指秦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节点三   唐朝:繁荣与民族交融

材料三   唐朝与边疆地区各族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长官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上统于中央政府。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
2023-05-1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