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天辟地】

材料一:大革命在蒋介石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失败。诞生仅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挽救中国革命的严峻考验。答案似乎是现成的: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那样的城市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从南昌起义到广州起义, 城市暴动均告失败。中国革命向何处去?1927年8月以后, 共产党人尝试了一条崭新道路。
——摘编自《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改天换地】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伟大转折】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 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续写辉煌】

(1)上图是中共一大的会址,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材料一中的“崭新道路”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崭新道路”是由谁开辟的。
(2)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今年是该事件发生的多少周年?
(3)材料二中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这一变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上述图片中人物的历史功绩(或地位)。
(5)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6)根据所学,补全上面时间轴的内容。
(7)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骏、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走了整整28年。“日出东方”“军旗升起”“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赴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次灾难性战争失败的原因。“第一次”战争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次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写出“第三次”战争中“反入侵”涌现的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结合所学指出在“器物”层面的探索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革命派”的领导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军旗升起”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是哪一节日的由来?“星火燎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2024-05-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专题练习
3 .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二十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阐述。学习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夫

——中国起死回生。

(2)材料二中,为使“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对症下药”,探索出的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这些情况和‘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相对照,全军指战员更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的正确的路线,和高度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艺术,是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保证。”

——摘编自刘伯承回忆录

(3)材料三中的“获得新生命”是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材料四   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今已两个多月了……我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

(4)概括上面“左权家书”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进攻”的战役名称。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什么?

材料六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到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6)材料中“挖蒋根”是指什么?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
2024-05-2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模拟红色旅游,继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第一站上海】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第二站南昌】

刚刚成立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第三站井冈山】

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第四站遵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地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第五站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在日本占领的广大地区内,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根据地。

(1)材料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的事件指什么?该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中“他们又继续战斗”开始于哪个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谁的领导下建立的?它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4)这次会议发生于哪一事件途中?
(5)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024-05-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虎林市迎春实验学校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政治制度的变革B.民族意识的觉醒
C.救亡图存的探索D.民族危机的加深
2024-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2024九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专题练习
6 . 展开探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四   如图

(1)材料一中“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照片中的一个人物,说出他的事迹。请为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学习西方技术”是指哪次探索运动?“开始琢磨最该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又是指哪项探索?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4南昌起义到图5井冈山会师反映出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的变化。中国依据国情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
(5)图6事件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请写出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2024-04-26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7 .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材料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工作是?
(3)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这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毛泽东创造性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新路历程,你有何感想?
2024-04-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图二
(1)图一人物是____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____”“民权””民生”。
(2)图二人物是____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革命根据地。
2024-03-2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开展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创新之路】

材料二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合作之路】

材料三   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胜利之路】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这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什么?从图二中我们可以获取哪次会议的信息?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图一与图二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二指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挫折与失败”的史实。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变的发生促使“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国共“谈判桌上的激烈较量”和“三年的军事较量”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感悟。
2024-03-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上,记录着共产党人的艰辛历程,是他们带领着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任务一:【追溯创建历史】

材料一:



                  中共一大会址
(1)图片的会址位于哪个城市? 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大事件的发生? 哪一理论的传播为此大事奠定了思想基础?
任务二:【梳理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主要内容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中共七大确立_④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将上面表格中序号所示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回顾浴血奋战】

材料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这条革命道路,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中国共产党历史》


(3)材料二中的“革命道路”指的是怎样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道路的起点在哪里?

材料三: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摘自《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6)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 战略决战中哪一战役基本解放了东北全境?
任务四:【深化对党认识】
(7)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024-03-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