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自述中曾说:“《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共产党宣言》看了不下一百遍。”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中国之实际紧密相结合,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李慎明《毛泽东毕生追求的大本大源》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道路的开辟,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站稳立场,攻坚克难,引领前进方向。

——陈明凡《毛泽东化危为机的成功之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分析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史实阐述你对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站稳立场,攻坚克难,引领前进方向 ”这句话的理解。(至少2例史实)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座大型雕塑,从雕塑可以看出红军战士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毛泽东与朱德并肩站立、目视前方。这座雕塑被命名为《胜利的起点》,其原因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革命者在井冈山(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新者进】思想领域的探索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切为了人的利益。

——摘编自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

材料二:【创新者胜】创新革命道路是取得胜利的前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共同的内涵及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说明两国是如何通过创新革命道路走向胜利的。
2024-05-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题:“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登楼骋怀望南湖,百年风云涌心头。反帝救亡五四起,开天辟地七一谋。”

——黄继明(2019年)

材料二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材料四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七大开幕》(1945年4月)

(1)在材料一中“南湖”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百年风云”中的“百年”具体应为哪一年?“五四起”指的是“反帝救亡”的哪一新阶段?
(2)在材料二中“分田分地”发生在哪一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材料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远征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最终又是什么事件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材料四中在延安召开的是哪一次会议?此次会议与抗日战争有何关系?
2024-02-2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个深渊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摘自张海鹏《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阻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季部队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主持召开委员会议,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真正赞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会议指责毛泽东是狭隘的经验主义。1934年7月毛泽东被软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长征开始时才被释放。……多年后,毛泽东回忆早年遭受的挫折,乐观地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落脚点”是什么?从“新起点”出发,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后来在革命道路中出现的生死收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革命先辈事例,说说革命先辈需要哪些优秀素质支撑他们克服困难。
2024-02-0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测历史试卷
6 .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023-12-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歌谣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     
A.英勇战斗、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B.民族为重、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C.不惧困难、乐观奋进的斗争精神D.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俄国革命首先发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结出硕果,之后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头。

——摘编自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材料二:毛泽东在延安时花在哲学上的工夫,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前进了一步。这个事实不仅仅关系到建设一个中国的革命的党的问题,而且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可以从根本上变得适用于中国。

——摘编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革命”是哪一历史事件?并说明“结出硕果”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上的主要贡献。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与中、俄革命的关系。
2023-07-27更新 | 42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7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秋收等武装起义,毛泽东领导开辟井冈山道路。
19281937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21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2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1年6月,新华社发表《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1)对比材料一表格,中俄革命历程、中苏社会主义建设得出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变化。
(2)从材料二中选取一个观点,依据材料一表格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10 . 下列表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土地政策,反映了(     
时间革命时期土地政策
1924—1927国民大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将其分给贫农和中农。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1937—1945全民族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A.地主土地被剥夺B.农民因此获得了土地
C.为适应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需求D.土地政策的多变
2023-06-2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