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2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上地政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 政策的决定》以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D.调整后农民都拥有土地所有权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泰州二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汲取党的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二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我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管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材料四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旧式农民战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写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材料二中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列举一例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统一战线”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两例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4·陕西商洛·二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重走红色革命圣地”的研学旅行,在设计旅行线路时收集到一部分红色圣地资料。其中红色圣地与革命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南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古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吴起镇—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考历史押题卷(江苏南京卷02) -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南京卷)
4 . 某历史社团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探究活动。
(1)识读文物,讲述革命故事。

文物1 一把手枪
这把枪刻着宽宽扁扁的几个大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在①年,朱德使用这把枪划破了南昌深沉的夜空。起义几天后,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文物2 一根扁担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在②会师。敌人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但任何困难都压不垮英勇的红军。党在根据地发起群众性下山挑粮运动,朱德带头挑粮,战士们把扁担藏了起来,他连夜又赶做了一根。
文物3 一封家书
1937年9月,③(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朱德在家书中写道:“我们的八路军……打了几个小胜仗……全线士气为之一壮。……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④》,大大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文物4 一道命令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下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人民解放军接到“命令”后,发起⑤(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运用史料,梳理革命历程。
史料革命阶段
文物1 文物2
文物3
文物4

(3)重温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4)回顾探究,归纳学习方法。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福建福州·二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在此,毛泽东强调的是(     
A.寻求共产国际支持的意义B.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方针
C.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D.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江苏南京卷第6—13题 中国近现代史 -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南京卷)
6 . 红色研学
红色研学是一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了解红色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的研学活动。请你根据材料,完成研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红色文化资源,确定一个研学主题,设计一条红色研学路线(列出所选序号,须涵盖三个红色资源)。
(2)为自己设计的红色研学线路撰写推介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语言科学,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二模考试 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江苏南京·专题练习
7 .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猜想四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南京专用)
8 . 一百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农民数量多、农业规模大、农村问题复杂的大国,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 国农民问题的朴素认知和深切关注。毛泽东同志说过:“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 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这是对中国历史最深刻的洞察,也是对 中国命运最精准的把握。

——摘编自魏燕妮《坚持用历史思维看待“三农”》

材料二

时间土地政策
1927—1949年①“打土豪,分田地”政策
②实行 A 政策,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9—1978年④在全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⑤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私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逐步转为集体所有制
1978年以后⑥实行 B

材料三 从未来发展看,为什么说“三农”依然极端重要呢?道理就在于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功能外,还有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而且越往后,乡村多元价值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重要。这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三农”依然极端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和毛泽东观点的共同之处。
(2)依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补充完整表格中AB 空白处。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中任选一例,分析其制定背景。
(3)综合以上所有材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5卷引用:押题猜想四 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2024年中考终极押题猜想(江苏专用)
9 . 井冈山,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名字,一片融合革命历史与自然风光的神奇土地。如果为井冈山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标语,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红船精神的诞生地B.军旗升起的地方
C.敌后抗战的总后方D.星火燎原的圣地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材料三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四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五四运动前中国仁人志士进行救国救民探索的共同点。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引领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并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4)据材料四,概括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所学,指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