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后来在哪一运动中付诸实践?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2024-05-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中学联片教研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2 . 立足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城市,通过研学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武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②井冈山——红军的摇篮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是1921-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主要城市中发起成立的工人协会数量统计图(部分)。图中1926-1930年工人协会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B.军阀割据混战日益严重
C.中共的革命道路发生调整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2024·广东惠州·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与中国革命道路不同,俄国走的是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而中国用实践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两国走向不同的革命道路主要是因为(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两国的具体国情不同
2024-05-19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甘肃兰州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必武在浙江嘉兴烟雨楼写下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要建立一个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种压迫。”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主张》

材料三   “此时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把军阀未推倒,反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4年孙中山一大上发言

材料四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在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的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距今(2024年)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2024-05-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中学联片教研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罗家伦《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材料二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 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爆发的背景?该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一百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星火燎原”中第一簇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由此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4-05-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民勤六中教研联片三模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所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以及对历史运动本质和时代发展方向的深刻把握。

——摘自孙代尧《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的历史逻辑》,《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在近代西学东渐大潮中传入中国。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开创性的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适应当时的需要,创造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将中国共产党人自主探索的革命道路从经验上升为理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哲学奠基。

——摘编自孙代尧《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的历史逻辑》(《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

——摘编自龚云《“第二个结合”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研究》2023年第5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什么新理论?
(3)根据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024-05-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四中教研联片三模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示意图。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农民对土地需求的变化
C.地主阶级总人数的减少D.对农民阶级定义的改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序号时间历史事件
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7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解放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2年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9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分类(填写编号即可)
属于“坚持理论创新”的是_________;属于“坚持中国道路”的是_________
属于“坚持统一战线”的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其中一个“坚持”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毕业与升学适应性检测历史试卷
2024·江苏南京·一模
10 .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第一位把“道路”搞清楚,实现“真理本土化”的领导人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博古D.毛泽东
2024-04-26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甘肃兰州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