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梁启超(1873—1929)撰写《变法通议》图2 孙中山及其题词图3 《井冈山会师》(油画)
材料图片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任选两幅图片,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倒计时第07天-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哪个革命根据地?有何意义?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倒计时第05天-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书写了壮丽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1963年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联

(1)对联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次会议有关?在此会上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时间轴上列举的中共会议,填写与A、B、C有关的内容。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拓荒牛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精神重大事例
示例:长征精神示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会师等
A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等
抗战精神B(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示例写出A、B两处的内容。

材料四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王寿林、蔡雪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民军队的名称。

材料五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5)材料五中“中国新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1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测试)-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他们“立住了脚”是因为(     
A.开展了北伐战争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进行了战略转移
2024-05-20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开展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1881年1月10日)

材料二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

——郭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材料四   拥有先进理论武装和高度先进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脱颖而出,民族复兴的大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肩上……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摘编自张燕、周书焕《大党魅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后期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主张产生的积极作用。
(2)指出材料二涉及的运动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新理论指导了辛亥革命,并概括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理由
(4)材料四中的“革命政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探究。

材料


                                                                         《穿越百年的光荣之路》

我们从数百公里高的太空展开追寻,在新中国72岁生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C位是怎样炼成的?从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从贵州遵义到陕西延安;从河北西柏坡到首都北京。卫星发现了一条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的轨迹,它揭开了一个世人关心的谜题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摘编自2021年新华社政论片《C位是怎样炼成的》

(1)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填空。
上海 :_____遵义:______瑞金: _______ 延安: _______西柏坡: _______
(2)足迹见证历史,足迹反映变迁。从材料中选择中国共产党相邻两点的奋斗足迹加以解读。
(3)结合以上探究,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谈谈你对“C位”的认识。
2024-05-20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4-05-20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材料二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最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张弛、黄少群《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农村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材料三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中,“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这句话有何含义?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形成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内容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请概述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
(4)从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4-05-20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9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江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当时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摘自任学安、周艳著《复兴之路》

材料三

1998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了一枚纪念章(上图),以纪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是伟大转折的开始, 自此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图A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指出从图A到图B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概括“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2024-05-20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成长之路】

(1)根据图示内容填出A处对应的时间。1927年“星火燎原”指什么历史事件?写出1945年“灯塔指引”相关的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

【革命任务】

(2)图一中的战役发生在哪次战争时期?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红色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岁月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3)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初心使命】

材料一   同胞们!抗战胜利了!新的和平建设时期开始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二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支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一指出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目标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4-05-1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