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20世纪以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李老师以“20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国际局势”为主题设计了大单元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绘制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1)根据下面图示,分别简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三条线索各自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任务二【解读图片——寻找中外联系】
(2)图一、图二史事有何异同?它们分别与任务一图示中①②处史事有何内在联系?

任务三【阐释史事——把握国际形势】
(3)20世纪以来中外发生的许多事件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请从下面三个主题中任选其一,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对应的主题中任选三个关键词)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三)
2 . 红色文化蕴含者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李老师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参观遗址遗迹——重走革命道路】

(1)根据下图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

任务二【解读文献资料——见证智慧抉择】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以怎样的智慧扭转了历史发展局势的。

1935年1月,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嘱,果断决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遵义会议也是我党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苹命问题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王春龙(试论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合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屈三中全会公报

任务三【撰写历史短文——传承红色基因】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不朽的丰功伟业。请选取年代尺上的三件史亦,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白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3 .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灿若群星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群星璀璨话历史”为主题开展主题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1)述下面两位革命者在领导本国革命斗争中的重要贡献,并说明两国革命道路之间的联系。
(2)下面两则材料所述情景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两位改革者是如何勇担使命改变这种状况的?
(3)杰出历史人物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了人类发展的精彩画卷。请从下面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三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某校开展打造“史意校园”的项目学习。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创意一——优秀传统文化长廊】
(1)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组同学搜集了两组文物图片,请你分别简述他们共同的历史价值。你认为这个长廊还可以展示什么作品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组青铜器代表二组史学典籍代表
【创意二——红色革命血脉印记】
(2)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二组同学展示了以下三处红色印记,你认为他们选择这三处的理由是什么?

井冈山延安天安门
【创意三——远古人类文明园区】
(3)人类古文明熠熠生辉。三组同学展示了下面图片远古人类文明,请你任选一处写一段推介词。

推介词: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近代以来中国从模仿到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王老师围绕“中国近现代探索的道路”设计了大单元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梳理线索——回望探索之路】
(1)根据“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大单元主题结构示意图,简述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④处内容归纳一个主题。

任务二 【释读地图——重温革命之路】
(2)根据图一、图二信息,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模仿到创新的探索历程。

任务三   【提炼观点——感悟复兴之路】
从下图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7日内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首革命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绅,和劣绅。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分田地,分田地。”该歌曲反映的时期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导。”张老师以“理论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阅读材料,分别简述两则材料所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1984年邓小平讲话


(2)观察下列书影图片,回答两部著作中所阐述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分别举出一例在其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3)根据下面时间轴,以“讲述理论创新·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关系的理解。

2024-05-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8 . 创新引领未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摘编自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   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适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的创新,并简要回答其影响。
2024-05-2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九年级模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9 . 大国的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质学知识问题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五年计划要求土地集体化,但农业集体化的产量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是因为、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因而使农业处于挨饿的状态。不过,苏联农业的主要因难还是来自莫斯科的极度控制。与农场不同,计划经济下的大多数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到一五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还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中国共产党简史》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造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告

材料三   多极化显出现加速形成的趋势,但毕竟还未正式形成。世界主要大国仍在进行深层次的战略调整,大国之间的力量中比及相互关系还未完全定位,多极化格局形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变数,因为未来多级化格局是否就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尚需继续观察,不过,多疑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摘编自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举例说明两个“革命”的不同内涵。
(3)根据材料三,简述多极化加速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何理解“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024-05-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
10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推动时代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在这个“轴心时代”里,各种学说与学术都出现了基型。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摘编自姜继为《百家争鸣对后续中国之影响及其成因初探》

材料二   文艺复兴和这场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和进步。知识分子是变革的中心,他们决心与代表着悲观和绝望的中世纪文化彻底决裂。这一时期的天才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全社会思想的转变。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家学派分析其主张如何“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的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指的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不断结合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