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摘自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

材料二: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摘自《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材料三:

根据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包括人身的和财产的权利……

——摘自《关于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

“农民使用这块份地,必须替地主完成‘法令’中规定的义务”……“在两年期满之前,农民和家仆要和从前一样替地主服役,并且毫无怨言地完成自己从前的义务。”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四: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摘自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主张“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谁?同时期,中国已开始主动吸收西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列举出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举出一例即可)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哪个重要国际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并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正确。
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④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⑤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4)材料四是美国哪次改革的措施?依据材料概括此次改革用什么手段扭转国家经济形势?
2023-07-13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与世界年代尺(部分)

   

参照“示例”,任选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中国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选择的史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十大倡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筹建和成立亚投行,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中共二十大组倡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3-06-29更新 | 733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5~1851年,英国人口倍增。人口集中点已由农业区转向棉纺织等工业区,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的人口增加了近11倍。1851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变化,由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并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变化》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到2006年人口总数超过13亿,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情况,如图所示:

   

中国1978-2006年城市人口比重统计图

——摘自赵鑫《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城市化发展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英两国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2023-06-29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4 . 革命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欧洲篇】
(1)法国大革命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革命开始后,为反对专制与独裁,追求民主与法治,制宪议会于1789年8月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2)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理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其中提及的“改革”废除了哪项制度?
【美洲篇】
(3)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是两种经济类型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其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4)1929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罗斯福实施新政,美国不仅恢复了它的经济实力而且恢复了美国巨大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请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亚洲篇】
(5)战国时期,各国厉行变法,其中以秦国改革成效最大,使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写出秦国改革的名称?
(6)“19世纪后半期,日本成功转型,它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促使日本成功转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7)“从1978年起,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开始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请问这场“社会变革”是什么?
【启示篇】
(8)通过对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革命与改革的认识。
2023-06-29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5 .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李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06-23更新 | 9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摘自陈之骅主编《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苏联(苏俄)历史上的哪一政策?它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氧气面罩”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中国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试写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材料中的“发动机”是指什么?
(4)综合分析材料,你有何认识或启示?
2023-06-20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天津海鸥表与中国工业化同命运共成长。结合以下时间轴进行探究。

海鸥表发展历程

党和国家政策

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海鸥表前身)在天津诞生
1978年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81年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84年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同年,进一步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5年由于外来表的涌入和电子表的冲击,海鸥表面临临生存危机
1998年海鸥集团向更复杂、更高端的机械表研发进军,次年扭亏为盈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5年海鸥集团自研成功了陀飞轮、万年历等高端表,打破瑞士、德国包搅局面
2006年“海鸥”商标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2015年提出新发展理念
(1)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这与时间轴上我国哪一经济发展计划有关?该计划实施对中国工业化有何影响?
(2)依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指出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改革开放以来海鸥表等中国王业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海鸥表和中国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领域科技创新。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以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成就。
2023-06-20更新 | 54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城市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23-06-19更新 | 1018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串讲
9 .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现代化】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1949—1978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化建设之路,虽然发展道路曲折,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1978—199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1992年至今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重点转向共同富裕,以扎实推进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特点。
2023-06-15更新 | 4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从学习十月革命到自己探索革命道路
2023-06-06更新 | 18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串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