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20 道试题
1 . 创新和转型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彩的历史华章,但同样也布满着荆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农业社会的王朝国家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如何利用原有王朝国家的资源来构建新的国家体系,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英国人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历过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最终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材料二

日本在6世纪末部民制出现危机,起义斗争频起。646年孝德天皇继位后颁布《改新之诏》,一场向大唐帝国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展开……这样,日本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转型,甚至取得了在儒家文化圈仅次于中国的国际“站位”。

——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摘自苏静主编《知日》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第一次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第二次,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变。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创造性实现近代政治转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两次改革?从背景、影响角度比较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国两次“历史性转变”开始的标志,并简述1978年至本世纪初经济体制转变(或改革)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了19世纪末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摘自《大国崛起》

(1)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利坚合众国在18、19世纪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的最大障碍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
(3)由上述美、日国家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我们中国复兴的情况,说说国家要复兴、要发展,要做好哪些工作?
2024-06-1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改革是一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是作为近代日本起点的一大变革。或许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世界后发国家近代化改革的亚洲形态。

——[日]吉村武彦、吉田孝等著《岩波日本史》

材料二

A

罗斯福新政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政府推行“以工代赈”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站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起点上,谁也没有也不可能预料中国的改革能走这么远。从这里开始,逐步放弃从苏联接受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从封闭式现代化转向开放式现代化的新模式。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明治维新是作为近代日本起点的一大变革。”同时期“世界后发国家近代化改革”在欧洲的体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材料三中“中国的改革”起点是哪次会议?举一例论证中国由“封闭式现代化转向开放式现代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
2024-06-1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题(四)
4 .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制作卡片——历史事件回顾】
(1)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回顾卡片补充完整。

                                                         

社会危机;南北矛盾加剧,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
应对措施:______

社会危机:____________
应对措施: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任务二【翻阅资料——生态危机治理】

材料   19世纪的英国煤烟滚滚,烟雾弥漫。为了解决水污染和城市用水问题,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建成了主管线长120公里、支线长度1650公里的下水道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1953年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和系统地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包括烟囱、汽车等。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的原因。并归纳英国相应的治理措施。(任答一点即可)
任务三【阐述观点——抒发个人看法】
(3)请你从以下关键词中任选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应对“这一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逆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生态与人口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06-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报纸1871年报道了天皇穿西装礼服,与华族共同出洋旅行,吃牛肉、喝牛奶的消息等。这反映了文明开化侧重(       
A.上层示范B.完善法律C.舆论引领D.全盘西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在借鉴欧美等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在小学努力普及义务教育,重视中高等教育的科技学习,还兴办女子专门学校等。这些做法(     
A.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B.消除日本传统文化弊端
C.实现了男女教育权的平等D.全面照搬西方教育体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
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
D.日本明治维新进程加快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取代了之前的东方文化传统,开始改革服饰、发型等。尤其是在教育上,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该材料反映的明治政府的政策是(     
A.“殖产兴业”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富国强兵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世界史 ·近代史编》中写道,1880年以前,日本政府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促进国家发展B.日本运用国家力量发展资本主义
C.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日本改革保留封建残余
2024-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雅礼教育集团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俄国创办新式常备军

农奴固定在土地上使工业中的劳动力供应无法满足,对农奴的超经济剥削使国内市场因购买力低下而难以扩大。同时,俄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农民反抗农奴制的暴动频繁发生。因此,废除农奴制提到了沙皇政府的议事日程。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摘编自孙国军《试论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1)图A场景出现与俄国的哪一次改革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图B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农民起义统计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广泛地摄取和吸收西方先进资本主义的文物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通过大办近代教育来消化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为日本民族和人民所掌握,便变成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成为使日本资本主义经济长期不断高速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摘编自万峰《日本近代史》

(2)为应对图B危机,日本于哪一年开始施行改革?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性质。

材料三

图C 1929—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罗斯福新政实行大规模的财政干预。如举办公共工程和紧急救济事业,对银行、工业和农业进行调整。此外,还实行一系列的社会立法。从1933年起,社会保险金、社会福利金以及失业救济金都先后实行……用举办公共工程等种种办法来人为地刺激需求,从而保证较高的就业水平,克服危机的影响。

——摘编自曾醒时《略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影响》

(3)依据图C,写出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骤减的原因。依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美国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4年哪位人物带领墨西哥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请为本题拟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06-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韩城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