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近年我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h死亡率
A010mL0
B0.01510mL2
C0.03010mL3
D0.04510mL6

(3)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___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___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_____,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019-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表回答:
编号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实验结果
甲组各取50条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喂食适量的①正常生长
乙组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正常生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____。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3 .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引发水体中微囊藻暴发,产生难以降解的藻毒素,不仅造成浮游藻类污染,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于藻类植物,原核生物微囊藻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
(2)据表可知,鲤鱼与石螺的关系是______,处于该水域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别的生物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某水域水生动物种类水体分布食性爆发期藻毒素含量(微克/克干重)
石螺底栖有机碎屑、浮游藻类3.69
鲢鱼上层浮游藻类12.936
翘嘴鱼中上层鱼、虾35.91
鲤鱼下层有机碎屑、螺、藻类11.07
(3)为探究浮游动物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影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实验:
①取一定体积处于生长暴发期的微囊藻,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微囊藻单独培养,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②每隔一天取样,测定单位体积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问题:棕鞭毛虫是如何对微囊藻产生影响的?
作出假设: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6-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①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
(2)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__(填字母)。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4)据有关资料表明,100条黄粉虫每天可吞食34~39毫克聚苯乙烯塑料,在肠道内停留不到24小时,其中约48%被降解,经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提供了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基本原理:______
5 .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平均受害面积(%)气 孔
气孔密度每个气孔面积
甲植物13.5218272
乙植物33.4162426
丙植物57.7136556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____关系。
(2)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___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特别说明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至少写出两点)
(4)设置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近年我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h死亡率
A010mL0
B0.01510mL2
C0.03010mL3
D0.04510mL6

(3)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___
(5)“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_____最终不断在人体内富集,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018-08-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7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宝龙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8

41

99


(1)PM2.5直接危害人的__________系统,其次危害__________系统,引发各种疾病。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表中3个小组的数据处理应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我们要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
2022-1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曲线图是一种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分析和利用曲线,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Ⅰ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为绿色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______
(2)试分析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______
Ⅱ下表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在校园草地测得的一天中的湿度数据(单位:%),请你根据数据作答:
(1)在坐标中绘出一天中草地湿度变化的曲线图.
早晨(湿度值)中午(湿度值)晚上(湿度值)
草地123平均123平均123平均
80899688.375727473.794969896

(2)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9 . 探究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和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中学的几位老师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
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实验步骤: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
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
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

类别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①?

0

0

0

0

②香蒲

36.9

52.8

66.4

71.3

③金鱼藻

35.5

46.7

69.3

75.5

④香蒲十金鱼藻

32.8

56.3

97.1

91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____________
(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
(4)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
2022-11-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和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中学的几位老师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
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质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
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

组别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0

0

0

0

香蒲

36.9

52.8

66.4

71.3

金鱼藻

35.5

46.7

69.3

75.5

④香蒲+金鱼藻

32.8

56.3

97.1

91.0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______
(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________
(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
(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各组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______
2022-10-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