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兰花螳螂(如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的成员,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之一、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述对兰花螳螂的描述并结合图片,推断兰花螳螂属于(  )
A.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C.腔肠动物D.环节动物
(2)兰花螳螂总是静静地伏身于兰花丛中,善于利用自己奇特外貌隐藏自己,提高捕获猎物的几率,此现象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3)兰花螳螂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长相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成虫羽化后色彩会发生变化,并多了翅膀。下列与兰花螳螂发育过程相似的是(  )
A.蝴蝶B.苍蝇C.蝗虫D.蜜蜂
(4)下表是三种螳螂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兰花螳螂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
花螳属刺花螳属大刀螳螂属
花螳科螳螂科
螳螂目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
B.三种螳螂中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
D.三种螳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2024-06-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高平市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
2 . 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下图图一为果蝇的一生,图二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三为果蝇翅形的遗传图解,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生物学家选择果蝇作为研究遗传学的模式生物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由图一果蝇的一生(♀代表雌性,♂代表雄性)可以看出,果蝇发育过程中幼虫经过了两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其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且经历了________时期,故称为________
(3)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之分,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图三可判断长翅是________。若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用A、a表示,子代长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从图三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方案二:从图三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你认为方案_______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
(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研究发现,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性状的表现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4-04-07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爱华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你据表回答问题。
数据项目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
再回收率58%25%6%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的特性(填“遗传”或“变异”),桦尺蛾的变异是__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而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其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填字母)。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D.动物聪明的表现
(3)从昆虫的发育类型来看,桦尺蛾的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属于____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
(4)后来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桦尺蛾生活的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A.       B.   
C.   D.   
4 . 进行遗传学实验,模式生物的选择很重要。果蝇被誉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昆虫,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这两种生物都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请分析作答。

实验组别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1)图一为果蝇的发育史,从图中观察,果蝇属于_________发育。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_________现象。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图二所示为某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请问该果蝇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_________。表为三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请判断_________为显性性状。在正常条件下,从理论上来说,第一组所产生的子代,残翅雄果蝇的几率是_________
(4)拟南芥2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能使其植株提前开花(简称早花,与晚花相对应),这属于_________(填写“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5)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绘成如图所示柱状图,若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f表示,则子代早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6)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这项生物技术称为_________
2023-05-22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由三位科学家摘得,三人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解释了生物节律特别是昼夜节律形成的分子机制。果蝇作为生物学研究中最著名的“模式生物”,曾先后有6次与果蝇相关的研究获诺贝尔奖,请结合果蝇生活史模式图及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

亲代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1)从果蝇的发育过程看,其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发育。
(2)果蝇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该结构不能随着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_____的现象。
(3)从表中第_______组实验可以确定,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用 G、g 表示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第三组亲代都为长翅,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若产生的后代都是长翅,则说明这只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产生的后代长翅和短翅各占一半,则说明这只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022-12-20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农业害虫。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条件适宜环境下,玉米种子中的___会发育成玉米植株。成熟季节,一个玉米棒上会形成许多玉米粒(果实),每一粒玉米都是由雌蕊中的___发育而来的。
(2)玉米螟的一生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它的发育过程为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属于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为研究苦瓜叶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配制含有0.025%、0.1%和0.2%苦瓜叶提取物的混合饲料。
b.选取同一天蜕皮、生长状态一致、饥饿4h的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分为四组,每组20只,分别根用普通饲料及混合饲料饲喂。每天记录幼虫的龄期和死亡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苦瓜叶提取物浓度(%)死亡率(%)幼虫期(天)
2龄3龄4龄5龄
01.102.001.225.47
0.02527.431.412.271.295.50
0.139.231.582.461.445.49
0.254.931.792.611.845.41
①随着苦瓜叶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明显___(填“降低”或“升高”)。
②由表可知,幼虫的发育期随苦瓜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相应___(填“延长”或“缩短”),但___龄期现象不明显。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7 .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l)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发育。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______ 期。
综合题 | 适中(0.65) |
8 .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和9月份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薄头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明亮而均匀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15.487.504.92
实验Ⅱ(9月份)17.178.854.50
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l)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_____期。
9 .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易于观察的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了遗传学的重要定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果蝇的生活史如图一所示,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在生殖的过程中,雄性果蝇的基因通过________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
(2)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见图二),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雄性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
(3)果蝇的残翅和长翅由一对基因A和a控制。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杂交法研究了果蝇的翅的遗传情况,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如上表,通过分析可知,据表中的________组可判断果蝇的________翅是显性性状。该组子代长翅果蝇群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4)有人经实验发现: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2-04-10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地区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5840619

(1)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作____________
(2)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的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C.长期自然选择
(5)在工业污染区,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