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等。现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利用不计质量的细线和细杆,分别采用了“下拉”、“下压”、“上拉”的方式,使小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丙液体中,且使其不碰容器壁和容底,器如图所示。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若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小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绳的拉力或压力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D.
2024-03-30更新 | 1127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海南卷)
2 . 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左端时,小灯泡L刚好正常发光;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当滑片P在中点时,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当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最大时,则R的最大功率与整个电路的功率之比为______
3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10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R2的总电功率为5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压表V2的示数是2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R2的总电功率为3.2W。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4 . 如图甲所示,一个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放有一个实心均匀长方体B,其底面积,高,B的底部中心通过一根轻质细杆与容器相连。现向容器内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注水,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在注水过程中,细杆对物体B的力F随水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吸水等次要因素,且杆重、体积和形变均不计)。求:
(1)细杆的长度。
(2)B的密度。
(3)如图丙所示,把一个实心均匀正方体A缓慢放在B的正上方,水面上升2cm后恰好与A的上表面相平,平衡时杆对B的力恰好为,求A对B的压强。

5 . 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相等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C.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均为2.3N
D.木块两次受到拉力的功率之比为2:1
2023-09-20更新 | 5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琼海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一)
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cm。
(2)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_________
(3)将蜡烛移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 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5)实验中,当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时,只将光屏远离透镜,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中间放一凹透镜,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 _______作用,_____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
2023-08-22更新 | 5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R2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R2的功率为0.8W,当R2的滑片移至中点时,R1两端电压变化了1V。求:
(1)当R2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
(2)电阻R2的最大阻值;
(3)当R2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通电10s,R2消耗的电能;
(4)电源电压。
   
2023-06-28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8 . 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选用30Ω、25Ω、20Ω、15Ω、10Ω、5Ω的定值电阻R随机正确接入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        )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
(3)图乙是小致根据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记录数据时R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_V;
(4)某次实验,更换电阻后,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直接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5V,则刚拆下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2021-12-11更新 | 75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海南省卷)
9 . 将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ρ,且ρ=4×103kg/m3,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甲乙相同的高度h,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切除之前,甲的高度为20cm
B.乙的密度为2×103kg/m3
C.当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切除高度为8cm
D.若将甲乙切除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上面,最终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
2021-09-25更新 | 207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2020九年级·上海·专题练习
10 .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积为110-2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另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A中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B中放置圆柱体乙。求:

(1)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
(2)容器A中水的深度h
(3)若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增大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并测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如下表所示。
方 法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帕)
I49007840
II58802940

方法a:圆柱体甲放入盛有水的容器A中;
方法b:向放置圆柱体乙的容器B加入质量为5千克的水;
①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方法a、b与表中方法I、II的对应关系,以及圆柱体的质量m
②请判断甲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悬浮、沉底(浸没、未浸没)等】。
2020-03-12更新 | 1033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 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