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了玻璃板、手机膜(表面平整光滑且透明,能保护手机屏幕的钢化薄膜)、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两个相同的跳棋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确定跳棋A像的位置时,在手机膜后的桌面上移动跳棋B,但无法做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因为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圈,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其中第1、2、3次实验使用手机膜完成,第4次实验更换为玻璃板完成: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

5.12

4.21

6.39

3.31

像距

5.15

4.23

6.41


①如图乙所示,第4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________
②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用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手机膜”)进行实验效果好;
(4)完成实验后,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手机膜向北方(远离A的方向)平行移动了,则A的像移动了________。他又将手机膜水平向东移动。此过程中对A的像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东移动                 B.不移动                    C.向西移动                  D.向南移动
2024-03-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完成这个试验,还需要___________;(选填“刻度尺”或“停表”)
(2)试验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3)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

点燃蜡烛的高度(cm)

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

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

1

10

12

10

12

2

14

10

14

10

3

18

8

18

8

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②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凤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个相同的蜡烛、铅笔、支架、火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
(2)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分别测出蜡烛B和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实验序号12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4.005.00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4.005.008.00
【实验结论】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5)实验中,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同学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原来位置上放一个光屏,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你认为小丽同学的做法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践应用】
(6)小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倾斜安装呢?老师引导小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玻璃板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则蜡烛的像为图中的_______(选填“A”、“B”或“C”),如果把蜡烛看成司机,则司机所成的像不会遮挡司机的视线;
   
(7)回家途中,小丽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进站,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的过程中,若小丽不动,小丽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2024-0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万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薄”、“厚”、“薄厚都可以”)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2)对着玻璃板可看到前面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像,同时可以看到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像;
(3)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5 . 物理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趣味科学小实验“水浇不灭的蜡烛”。如图所示,他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将一根蜡烛竖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适当位置放置一个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在杯中燃烧”,接着向杯中逐渐加水,透过玻璃板会看到“水浇不灭杯中燃烧的蜡烛”。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该趣味科学小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玻璃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所以“蜡烛不能被浇灭”;
(3)如果将竖立的玻璃板水平向左移动1.5cm,玻璃杯中的“蜡烛”______(选填“仍在原位置”“向左移动1.5cm”或“向右移动1.5cm”);
(4)为探究玻璃杯中的“蜡烛”大小与实际蜡烛大小关系,老师做了如下操作:移去玻璃杯,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实际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_
2024-02-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沿河县初中第一集团2023-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统考物理试题
6 . 在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放在玻璃板两侧,去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法。
7 . 小明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透过玻璃板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展台上的壁纸及自己在玻璃板后的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展厅上粗测展室长度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提示:如图所示)

(1)实验目的:测量展室长度d
(2)实验器材:_________
(3)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
①小明相对于玻璃板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展室长度d
(5)这份实验报告中漏了“实验原理”,请你给他补上。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中部实验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性练习物理问卷
8 . 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图甲,在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________,并在白纸上将蜡烛B的位登标记为
(3)如图乙所示,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登,得到像与物的位登关系,用刻度尺画线分别连接,并测出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且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4)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丙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①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②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
A.蜡烛成像仍在B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6)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要求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5米,则图中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9 . 小明看到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如图甲所示。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和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支架、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方格纸等。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__的位置。
(2)如图乙,将玻璃板___________于水平桌面放置,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小明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按照图中方式___________(填“①”或“②”)观察,发现蜡烛B可以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并记录物、像的位置A₁、B₁,同时说明蜡烛A的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大小是___________的。
(3)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像和物体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他发现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MN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MN的距离___________ ,从而得出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明终于明白了“相映成趣”的原因是: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4)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像的虚实,拿走蜡烛B,并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直接观察光屏,若___________,可说明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虚像。
2023-11-13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天问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物理·化学试卷(无化学答案)-初中物理
10 . 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开始时,小明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太______ (选填“薄”或“厚”)。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时换用镀膜玻璃板,应选玻璃板的______ 边缘(选填“镀膜面”或“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______ (选填“反射”或“折射”)。
(3)实验中,为了验证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否为虚像,小明移走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了一个光屏,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此时在光屏上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小明的做法是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明在做完平面镜实验后,注意到爸爸为自己家汽车的车窗贴上太阳膜(即是在汽车玻璃内表面粘贴上一层专用的透明膜),达到阻挡红外线、阻隔部分热量、降低车内温度、防眩光等作用,小明对市场上2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a.如图2所示,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b.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c.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b。
①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
②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利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以下所用方法与该研究方法不同的是______
A.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通过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以及小灯泡发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导电能力
C.探究动能影响因素时,用木块前进的距离反映物体动能大小
③光能风车转动越快,表明玻璃板隔热性能越______ (选填“好”或“差”)。
④将光能风车换为光谱分析仪,实验得到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型号名称

使用位置

可见光穿透率(%)

红外线穿透率(%)

总太阳能阻隔率(%)

紫外线阻隔率(%)

A

车身

16.7

29

64.4

99

B

车身

24.6

43.1

52.6

99

Ⅰ.阳光中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如表中型号______ 的太阳膜有更好的隔热效果;
Ⅱ.两种型号对比,汽车贴上型号______ 的太阳膜,车内相对明亮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