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小虹利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1)小虹选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虹做实验时,将蜡烛A点燃,在另一面移动蜡烛B,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重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虹在改正不足之处后,点燃蜡烛A后移动B,使B与A的像重合,然后将光屏放在蜡烛B处,人眼___________ (填“在A处观察”、“在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便能判断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
2023-09-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德雅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课后服务三(12月考试)物理试题
2 .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得出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实验与该结论的得出所用物理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
B.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C.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若能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
D.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2023-08-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钢学校等5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2023-07-11更新 | 8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十二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小明在直播平台上看到这样的视频:杯中有一点燃的蜡烛,向杯中注水,出现了“浇不灭的蜡烛”,如图甲所示,经探究,原来是对着图乙中的透明玻璃板拍摄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两支蜡烛必须都点燃才能拍摄成功
B.A、B两支蜡烛必须大小相等才能拍摄成功
C.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视频拍摄效果更好
D.水中的B 蜡烛的火焰是A 蜡烛的实像
5 .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023-06-20更新 | 148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罗播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期中模拟)物理试题
6 .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红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用支架将薄透明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准备了形状、粗细、高度均相同的A、B两根蜡烛,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①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白纸上的某点,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缓慢移动它的位置,直至从各个角度观察都与蜡烛A所成像完全重合;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v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①②再做5次实验,每一次实验从各个角度看蜡烛B都再次跟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u/cm

10

12

14

15

16

17

v/cm

10

12

14

15

16

17

(1)实验中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把光屏放在其所成像的位置,侧面观察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
(3)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3-06-03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 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
7 . 如图所示,小玉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薄玻璃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关系;
(2)玻璃板前面的棋子放置在甲位置,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另一个棋子,直到跟前面棋子的像________。若将玻璃板前面的棋子由甲位置移动到乙位置,则玻璃板后的棋子应________
A.由①移动到③  B.由②移动到④
C.由③移动到①  D.由④移动到②
(3)如果发现棋子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直接正对________(填“玻璃板前的棋子”、“棋子的像”或“玻璃板”)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清晰度;
(4)若将把玻璃板沿竖直方向在中间截成左、右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玻璃板仍然在原平面内),则棋子通过左、右两面玻璃板__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023-04-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题(三)
8 .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特点
(1)该实验应在较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2)试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便于确定_________的位置,且应选择较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3)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
(4)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_________放置。
2023-02-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药王庙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_______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的像
D.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3)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填“A”或“B”)处;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在纸板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的结论。
10 .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超超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此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______
A.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B.得出普遍结论
(4)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蜡烛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烛焰(忽略烛焰的大小)与烛焰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且烛焰的像的运动轨迹为______(选填“直线”或“圆弧”);
(5)雯雯同学在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大致位置,她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且让镜面垂直于已经画好的直线MN,将蜡烛放在MN所在的直线上,俯视图如图乙所示。接着,只要让眼睛从______(选填“A”、“B”或“C”)区域进行观察便可确定蜡烛A像的大致位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