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78 道试题
1 . 如图是小枫同学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其所成的像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的过程中,蜡烛A 的像和蜡烛B还能否重合?___________
(3)若蜡烛A平行镜面向右移动,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蜡烛A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临考压轴联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学习小组使用跳棋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选用 _________ 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巧妙地解决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无成像。这说明:_____
(3)取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放在像 M '的位置,与像重合。这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跳棋的_________ 关系;
(4)选用方格纸铺在玻璃板下,记录某次的玻璃板、跳棋 M与跳棋像M '对应点的位置。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5)实验中,小华发现棋子M的像M '偏暗,采用如下图所示的 abc三种操作,其中观察到M 的像最亮的是 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垂直平面镜,纸板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前后转动,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莉将激光笔紧贴纸板E入射,原因是______
(2)小莉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会观察到______现象,更加充分说明______在同一平面上;
(3)探究反射时光路可逆实验是如何操作的______;(选填字母)
A. 改变入射光线入射角度,测量反射角、入射角
B. 沿BO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C. 将纸板FON为轴向后折,观察纸板F上有无反射光线
(4)如图丙所示,小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5)实验中小莉在______位置观察(选填“C”或“D”)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大小相等。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前,调节铁圈B的高度时,酒精灯应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如图丙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玻璃板、方格纸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__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②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棋子B,直至与A的像重合。改变棋子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B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信心提升物理试题
5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该实验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选择两个_______的蜡烛;
(2)实验时,在像的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3)如图乙所示,改变蜡烛A 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相应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联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小明观察发现,在玻璃窗中可看到室内物体的影像,小明设想在将玻璃窗外推的过程中,影像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为了搞清楚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乙,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_
(2)如图丙:
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完全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
②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按照眼睛在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位置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丁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则像k1的像距为_________(选填“v1”或“v2”)。若在图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的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___。(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和k2”);
(4)小明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己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产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小明想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将平面镜换成__________;②如何比较__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还应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
(2)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小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海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纸上。将蜡烛A 点燃后竖立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的像;再将与A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这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 “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在白纸上描出蜡烛A、B和玻璃板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蜡烛A、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随后,小海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发现需将蜡烛B靠近玻璃板,才能与像重合。由此实验步骤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9 . 小明在进行光学复习时,认识到找像、析像,并用其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光学复习的关键、有效方法之一,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梳理。

(1)①如图甲,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图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在玻璃板后面放一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如图丁,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
(3)如图丁,若凸透镜的焦距为,正确的调整器材后,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二次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器材有:一张白纸、一块玻璃板、刻度尺、铅笔、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两根)。将白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前侧/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好处是___________
(2)小明在移动蜡烛B时,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10cm,那么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___________(选填“上移10cm”“下移10cm”或“位置不变”);
(4)实验中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取一个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光屏上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
(5)若将蜡烛A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县城多校联考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