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5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应在图甲的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透镜成像特点,应从图乙中凸透镜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2)若图甲中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1-07-11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第42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是小林“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其中A、B蜡烛完全相同,玻璃板固定在50cm处。

(1)小林应选择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2)A蜡烛固定在10.0cm处,发现B蜡烛在90.0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初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3)B蜡烛能跟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在图乙中,若图中的人走下桥,她们在水中的像大小______
2021-07-10更新 | 56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1)如图甲所示是趣味物理课堂上同学们制作的作品,图甲是自制简易手机投影仪,若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图乙是自制简易相机,当用来看1米处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______(选填“虚”、“实”)像,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MN间的距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小亮照镜子时感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越大。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他选取了薄透明平板玻璃、相同的短蜡烛A和B、相同的长蜡烛C和D等器材进行实验。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如图丙所示,用蜡烛A当物体,将蜡烛A放在玻璃前面20cm处,将等长的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后面适当位置,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②保持______不变,改变______,将等长的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后面,调整其位置,观察其是否能与此时的像完全重合。(以上两空均选填“物体大小”“物距”)
2021-07-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4 . 如图,某学校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采用了1对电子蜡烛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厚度分别是3mm和5mm,选择厚度是______那块更好,原因是避免观察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选择外形相同的电子蜡烛A、B,是为了比较物体与所成像的______关系;

(3)实验时看不清蜡烛A的像,应______(选填“拉开”或“合上”)实验室的窗帘;
(4)将电子蜡烛A的开关打开,点亮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眼睛从______(选填“A”或“B”)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B与A所成的像重合,然后记录物、像的位置;
(5)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得到图的实验数据,由此可归纳出:①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②______
(6)本实验小组采用电子蜡烛的好处是______
2021-07-10更新 | 4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将一张半透明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______放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完全相同___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二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B1A2B2A3B3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体______
(4)因为蜡烛燃烧会变短,小强改用两块相同的圆柱体铜块代替蜡烛。利用圆柱体做实验,除了亮度比蜡烛暗之外,还有缺点是______
(5)小强同学将蜡烛A取走,正立放置一电子手表在该位置,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实际的时间是______
2021-07-0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实验操作考核的内容,下面是学生们探讨热点问题:

(1)小林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请对上面小明的实验作出评价:______;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林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12.012.0等大
(2)为了获得多组数据,本实验能否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______?(“能”或“否”),如果保持蜡烛A不动,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在镜中的像位置将______(“不变”或“改变”);
(3)选用的镀膜玻璃板,在白纸上记录玻璃板位置应该在______ (“镀膜”或“无镀膜”)面;若选错就会在实验中看到了蜡烛的两个清晰的像,肖肖同学在实验中就发现这种现象,他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这两个像间的距离为5mm,则该同学选用的玻璃板厚度为______mm。
2021-07-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光屏,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小刚由此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______
2021-07-06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利用可折叠纸板ENF、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进行部分光学实验探究: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用图甲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得到表中的多组数据。
①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2)他继续用图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他发现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9 . 小雨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雨将蜡烛和薄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后,再拿一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右侧移动,直到看上去和玻璃板左侧蜡烛的像重合,这一过程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玻璃板进行观察。这时玻璃板右侧蜡烛的位置应该在光具座上___________cm刻度处。
(2)将玻璃板右侧的蜡烛换成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出现蜡烛的像,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___________像。
(3)在(2)的基础上,小雨又将玻璃板换成了一个凸透镜,光屏上出现了蜡烛清晰的像,他由此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4)小雨要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这时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0 .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亮已经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添加适当的器材,帮他完成实验。

(1)添加器材:________
(2)操作步骤:________
2021-07-0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