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甲:

(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实验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
(2)当蜡烛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______像;
(3)在步骤(2)清晰的像的基础上,只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的像依然清晰,因为光发生折射时,______
2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______眼的视力缺陷。

2022-06-28更新 | 216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复习物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人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天宫直播课堂。三人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场景,演示了失重环境下太空锻炼、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开花、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8项内容。
在水球光学实验中,王亚平老师利用金属圈和水袋做成了一个水膜,然后往水膜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如图甲所示。此时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倒立、缩小的①_____像;接着,王老师向大水球中间注入一个大气泡,如图乙所示。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几乎消失,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如图丙所示,此时,整个水球就相当于两个透镜,外圈是②_____透镜,内圈是③_____透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王老师的两个像:一个是倒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如图丁所示。

(1)完成短文中三处填空: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①空选填“实”或“虚”;②③空选填“凸”或“凹”);
(2)王亚平老师向无色水球注入蓝色的液体,一会儿整个水球都变蓝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因为太空是真空环境,所以地面和中国空间站是通过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通信的。当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396km时,某地面站要通过空间站向另一个地面站发送信息,那么信息从该地面站传送到另一个地面站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s。
2022-05-04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4)在上述(3)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2022-04-1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英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5 . 在模拟“视力缺陷矫正”的活动中,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模拟_____视眼,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用:
①只移动光屏,则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或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
6 .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各位于光具座上0cm和100.0cm刻度处。

(1)实验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
(2)将蜡烛和光屏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光屏位于70.0cm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cm;
(3)实验时,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是倒立的、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如果向右移动蜡烛后,不移动光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放上一个__透镜(选填“凸”或“凹”)。
7 . 刘勇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题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利用了这个原理;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45.0cm刻度线处,光屏移到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_______
(4)继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55.0cm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刘勇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8 . 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3)晓雯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①在表中ACD处填写相应内容: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
1A13.0
220.0C
313.0D
46.0

②晓雯做到第3次实验时,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此时,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半部分(选填“上”或“下”)。
(4)如图乙当光屏成清晰的像时,晓雯拿来爷爷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晓雯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晓雯爷爷的眼睛属于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022-0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将烛焰、透镜的光心和 _____调整到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右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____移,此时所成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此时将蜡烛的高度向上调节,则像将会向 _____移动。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10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_______。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_______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2021-08-2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福田区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