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0 道试题
1 . 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警报声是由喇叭发声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征);警报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024-03-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下列操作中,不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敲鼓时,在鼓面上撒小纸屑
C.驯养员舞动指挥棒训练海豚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3 . 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经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弦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演奏者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
2024-03-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一定是钟声的回声D.有余音说明说明大钟还在振动
2024-03-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郭集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5 .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图乙中的乒乓球___________(会/不会)弹起;原因是___________
(4)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看乒乓球是否被弹开,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换
2024-02-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6 . 体育中考时,老师的加油呐喊声是由声源______产生的,同学们能辨别自己老师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
2024-02-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
7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华做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金鱼受到小朋友鼓掌声惊吓,主要说明气体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4)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__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6)本实验能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与“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024-02-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8 . 行人过马路时不能光凭“勇敢”,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对不守规则的行人,司机有时会按喇叭提醒。喇叭声是由于喇叭的______ 产生,行人听到喇叭声后会主动避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______减少噪声。
9 . 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用手捏在棉线上,将无法听到声音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2024-02-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玻璃罩应该换成金属罩
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从实验现象结合科学方法的运用,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3)如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填“高”或“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正常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应该观察________(选填“塑料片”、“木梳齿”)发出声音的变化。
2024-02-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