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图乙中的乒乓球___________(会/不会)弹起;原因是___________
(4)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看乒乓球是否被弹开,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换
2024-02-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2 . 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两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如图甲,这说明___________;此实验若在月球上进行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2)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①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②于是小毛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毛将_____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中学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
(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______
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
(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______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2024-02-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华做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金鱼受到小朋友鼓掌声惊吓,主要说明气体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4)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__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6)本实验能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与“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024-02-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光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被弹起,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为了便于观察,在桌面上撒上纸屑,敲击的力度越大,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同时声音越响,这说明了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既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在月球上______(能/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变大/变小/不变),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光将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推理可知______
2024-02-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素养体验物理试题
6 .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的笛声是由笛中的空气柱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传到人耳中;“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024-02-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C.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2024-02-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xūn)”,表演者吹奏时,埙内部的空气团______发出声音。埙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______。用更大的力吹奏埙时,改变的是埙发出声音的______
2024-0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先敲击音叉,再将音叉轻触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是乒乓球振动发声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10 . 唱歌、鼓掌、踏步、牙齿相叩,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鼓掌声是由于发声体______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______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______(选填“高”或“低”)。
2024-01-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