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节选自唐代孟启《本事诗》)

(乙)余坐幽燕狱中无所为,诵杜诗,稍习诸所感兴,因其五言,集为绝句。久之,得二百首,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乃知子美非能自为诗,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烦子美道耳。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昔人评杜诗为诗史,盖其以咏歌之辞,寓纪载之实,而抑扬褒贬之意,灿然于其中,虽谓之史可也。予所集杜诗,自余颠沛以来,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是非有意于为诗者也,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

(文天祥《集杜诗自序》节选)

【注】①白:即李白。②陈拾遗:即陈子昂。③薄:浅薄。④沈休文:即沈约,南朝文学家。⑤与:同“欤”,语气词。⑥声调俳优:指声调格律。⑦卓午:正午。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后合                    先达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B.七言又其             望其旗(《曹刿论战》)
C.觉为吾诗             当涉猎(《孙权劝学》)
D.烦子美             策之不以其(《马说》)
2.下列选项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
B.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
C.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
D.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
3.翻译下列句子。
(1)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
(2)而抑扬褒贬之意,灿然于其中,虽谓之史可也。
4.研读甲乙两文,说说李白和文天祥两人对杜诗评价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
2 . 小冀所在学习小组进行古诗文中“桥”的专题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他完成下面问题。
【甲】

题卢沟晓月图

[]赵宽

银河半落长庚明,城高万户皆鸡声。

长桥卧波鳌背耸,上有车马萧萧行。

苍烟淡接平芜,沙际朦胧见人影。

举头一望天宇高,残月苍苍在西岭。

【乙】

石桥铭并序

[]张嘉贞

赵郡汶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试观乎其穹隆崇,豁然无楹,吁可怪也!蹴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虽怀山而固护焉。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其栏槛华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拏踞,睦盱翕忽,若飞若动,又足畏乎!

夫通济利涉,三才一致。天河临乎析木,徒闻于耳,不见于目。目所见者工所难者比于是者莫之与京

(有改动)

①长庚:即“启明星”。②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③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④迥:远。⑤迹:这里指李春遗留下来的桥梁。⑥穹隆:本指天空中央高而四周低。这里指桥身呈弧拱形。⑦楹:柱子。⑧嵌:设置。⑨杀:减削。⑩怀山:本指四面环水之山,这里指洪水滔天。⑪创:创造。⑫锤斫:雕刻。⑬踞:蹲或坐。⑭眭盱(suīxū):形容龙兽矫健的样子。⑮通济利涉:意为有利交通。济、涉,均指渡水。⑯三才:古时天、地、人谓之三才。这里指天上与地下。⑰析木:古人将析木看作天河的桥梁。⑱京:大。
1.甲诗首联中哪两个短语照应题目中的“晓”字?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甲诗尾联呈现的画面。
3.根据表格提示,写出加着重号词语的语境义。

句子

释义方法

语境义

卢沟晓月图

联想《题西林壁》中的“题”。

______

豁然无槛

联想《桃花源记》中的“豁然”。

______

两涯,嵌四穴

联想《鱼我所欲也》中的“蹴”。

______

盖以杀怒水之荡突

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

______


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标三处)
目所见者工所难者比于是者莫之与京。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
6.将乙文中第2段结尾处的叹号改为句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7.同样写桥的功用,甲诗画横线句子通过描写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来侧面表现卢沟桥的重要交通地位;乙文画横线句子通过直写“______”(用文中词句)来表现赵州桥的交通价值。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3 . 【甲】

赠高竹有外侄

[宋]叶适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选自《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

[注释]①外侄:女婿。高竹有是诗人的女婿。下文的“翁”“老夫”都是指诗人自己。②参:参拜行礼。③灯檠(qíng):灯。④天文:月亮星辰之光。⑤远游什:游学途中写的诗文。
【乙】

送何太虚北游序

[元]吴澄

士可以游乎? 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有志乎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夫子,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 一乡未足, 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陶渊明所以欲寻圣贤遗迹于中都也。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

(选自《金元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不出户”二句:语出老子《道德经》。下文“老氏”指老子。②夫子:指孔子。下文“圣人”亦指孔子。③“适周”四句:孔子曾到周向老子问礼;后在齐听到虞舜时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最后从卫国回归鲁国,整理出《雅》   《颂》这类高雅乐曲。
1.对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小”不是指书卷的尺寸较小,而是表明游学所带的书卷不多。
B.甲诗的结尾,诗人语气殷切,希望女婿将游学途中写的诗文寄给自己评赏。
C.乙文中对于“游”,作者更偏向于老子的观点——“不出户,知天下”。
D.乙文中举陶渊明的例子,意在证明古人会去游览圣贤遗迹,以圣贤为友。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
B.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
C.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
D.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4.云堇同学想参加暑期游学夏令营,妈妈觉得没有意义。结合诗文,帮助劝说云堇的妈妈。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4 . 海水盐

[明]宋应星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朝无雨,则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一法: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一法:逼海潮深地,先堀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之上。俟潮灭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地面,有日晒自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凡蓬草盐,不可常期,或数年一至,或一月数至。

凡盐,见水即化,见风即卤,见火愈坚。凡收藏不必用仓廪,盐性畏风不畏湿。地下叠稿三寸,任从卑湿无伤。周遭以土砖泥隙,上盖茅草尺许,百年如故也。

【注释】①选自《天工开物》,有删节。②高堰地:挡水的高坝地。③诘朝:明晨。④堀:kū,掘,挖。⑤泥:这里作动词,涂上或填塞的意思。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凡海水自咸质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B.诘朝无雨            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陈涉世家》
C.灯烛之            公亦此自矜             欧阳修《卖油翁》
D.淫雨连旬            屈伸呼吸             《列子•杞人忧天》
2.根据要求摘录句子。
本文总结三种制盐能否成功的共同影响因素的句子是“________”,说明制取蓬草盐不可靠的句子是“________”。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海滨地势高的潮墩和地势低的草荡都能出产盐,但制取海盐所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
B.在潮水不能浸没的高堰地取盐,需先挖深坑,横架竹木,铺上席苇,上面再铺沙子。
C.淮场地面经过日晒凝结的像马牙硝那样的“蓬盐”,不需再次煎炼,扫起来就可食用。
D.地上铺大约三寸厚的稻草杆,周围再用砖砌上,这样保存的盐永远都不会发生变质。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5 . 【材料1】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庄子·渔父》)

【材料2】

《庄子》书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渚之地,A.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坛,乃宋乾兴间(1022)四十五代孙道辅增修祖庙,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耳。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3】

杏坛在先圣殿前,B.即先圣教授堂之遗址也……宋天圣二年(1024),传大父中宪监修祖庙,增广殿庭,因移殿于后,讲堂旧基不欲毁拆,即以瓴瓮为坛,环植以杏,鲁人因名曰杏坛。

(《孔氏祖庭广记》元·孔子51代孙孔元措)

【材料4】

杏坛在宋以前,本为庙殿旧址。宋天禧间(1017-1021),四十五代孙道辅监修祖庙,移殿于北。不欲毁其古迹,因庄子有“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语,乃除地为坛,环植以杏,曰“杏坛”。

(《阙里文献考》清·孔子69代孙孔继汾)

【注释】①西晋司马彪注:缁帷,黑林名也。杏坛,泽中高处地。②祖庙:以孔子故居建造的祭祀孔子的庙,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位于今山东曲阜,曲阜为古鲁国国都。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发揄袂(      )(2)依陂渚之地(      )
(3)增广殿庭(      )(4)曰“杏坛”(      )
2.用“/”给文中画线句设计朗读停顿。(每句限一处)
A.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   B.即先圣教授堂之遗址也。
3.“杏坛”位于何处?概括材料中的不同说法并结合材料简述理由。
4.结合材料与下列关于“杏坛”的句子,仿照示例,为“杏坛”释义。

句子1: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宋·王禹偁《赠浚仪朱学士》)

句子2:天下英才尽孔门,杏坛设教簇如云。(明·梁辰鱼《浣纱记》)

句子3:春华秋实杏坛飘香;滋兰树蕙桃李芬芳。(现代对联)

示例:【梨园】原指唐玄宗教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泛指戏班、戏院,今喻戏曲界。
【杏坛】                                                            
5.“寻找杏坛”专题探究汇报会中,小组将介绍“孔庙杏坛”,请根据材料写一段150字以内的介绍词。(提示:可从修建、命名、意义等角度介绍)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6 . 杨尚希,弘农人也。父承宾,商、直、淅三州刺史。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周太祖尝亲临释奠,尚希时年十八,令讲《孝经》,词旨可观。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至相州而帝崩,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发丧于馆。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指相州总管尉迟迥)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遂夜中从捷径而遁。迟明(天亮),迥方觉,分数十骑自驿路追之,不及,遂归京师。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厚。及迥屯兵武陟,遣尚希督宗室兵三千人镇潼关。寻授司会中大夫。

尚希性弘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上时每旦临朝,日侧不倦,尚希谏曰: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也。上欢然曰:公爱我者。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于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领本州宗团骠骑。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复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开皇十年卒官,时年五十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涿郡卢辩见而   异:____        授司会中大夫   寻:____
③尚希有足疾          素:____       ④出蒲州刺史       拜:____
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停顿有两处)
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厚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尚希性弘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
4.概括文中杨尚希的形象特点。
2024-05-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7 . 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

洪武末,举明经,为霍邱训导。太祖问家居何为。对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从王北征至黑山,还迁纪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属皆下吏。是修以尝谏王得免,改衡府纪善。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是修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

燕兵渡淮,与萧用道上书指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为动。京城失守,留书别友人江仲隆、解缙、胡靖、萧用道、杨士奇,付以后事。具衣冠,为赞系衣带间。入应天府学,拜先师毕,自经于尊经阁,年四十九。燕王即帝位,陈瑛言是修不顺天命,请追戮。帝曰: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勿问。

是修外和内刚,志操卓荦。非其义,一介不苟得也。尝曰:忠臣不计得失,故言无不直;烈女不虑死生,故行无不果。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其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医卜,靡不通究。为文援笔立就而雅赡条达。初与士奇、缙、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

(选自《明史》列传·卷三十一,选做材料时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洪武末,明经   推荐
B.周府奉祀正   提拔
C.衣冠   穿戴
D.自其心   用尽
2.下列句子中,与画线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现代文翻译句子。
(1)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为动。
(2)忠臣不计得失,故言无不直;烈女不虑死生,故行无不果。
4.请结合文章,概括周是修的人物形象。
2024-05-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8 . 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任务。

游鲦亭记

〔宋〕欧阳修

禹之所治大水七,岷山导江,其一也。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勇者之观也。

吾兄晦叔,为人慷慨,喜义勇,而有大志,能读前史,识其盛衰之迹。听其言,豁如也。困于位卑,无所用以老,然其胸中亦已壮矣。夫壮者之,非登崇高之丘,临万里之流,不足以为适。

今吾兄荆州,临大江,舍汪洋诞漫壮哉勇者之的所观,而方规地为池,方不数丈,治亭其上,反以为乐,何哉?盖其壶而歌,解衣而饮,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

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然则水波之涟漪,游鱼之上下,其为适也,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乌用蛟龙变怪之为壮哉!故名其亭曰“游鲦亭”。

【注释】①晦叔:欧阳修同父异母的兄长欧阳昺,字晦叔。②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庄子与惠子的故事。二人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感知到鲦鱼的快乐。③乌:何。
1.同学们在阅读本文时进行了讨论,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最合理一项(     
A.作者第一段介绍岷山导江,称之为“勇者之观”,“观”可以理解为“景观”。
B.作者认为哥哥这样的雄壮之人,只有登上峻伟山峰,面临万里长河,心情才能舒畅。
C.“汪洋诞漫壮哉勇者之的所观”的“舍”,本义是“屋舍”,文中可以理解成“住”。
D.欧阳昺“为人慷慨,喜义勇,而有大志,能读前史,识其盛衰之迹”,却“困于位卑,无所用以老”,弟弟欧阳修和他都为此感到愤愤不平。
2.有两位同学关于文中“击壶而歌”的“击”解释有不同看法。同学甲认为最好解释成“敲打”,同学乙认为解释为“演奏”更好。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为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
4.请回顾学过的古诗词,默写能体现本文“勇者”气韵的两组连续两句,并结合本文与所默写的诗句,简述“勇者”内涵。
2024-05-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八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准易堂记

【宋】何涉

杨子云,号为名儒,声光赫赫。有宅一区在锦官西郭之隘巷,著书,有墨池存焉。后代追思其贤而不得见,立亭池端,岁时来游,明所以景行向慕。入魏晋李唐,其历兴衰,独子云之宅岿然不废,亦足以信其才学为世所仰也

前蜀王建僭立称号,杨宅并墨池纳入官界,为仓庾地。及宋,淳化甲午李顺寇始乱,隆隆积廪化为灰阜。贼平,用其地改创营坞,以休养卒徒。呜呼,此儒宫弥益污辱

庆历中,文彦博公为益州尹。有中兴寺僧诣庭言状,公叹惋累日,命吏寻其遗迹,画疆以还其旧。然屋已名龙女堂,池复堙寨矣。方议疏葺,而公遽迫入觐,事用中寝

越明年,提刑司高惟几乘闲独至,睹荒圮渺莽,咨嗟久之。退谕贤僚名卿,集俸余,以图建构。知尹程公闻而说之,命取良材充助其用。尹中布衣道士,亦欣然忘疲,来相助之。遂直北而掌,名曰准易”,绘子云像于正位南向。池心筑台,置亭其上曰解嘲。前距午际,轩楹对起,以须宴会,曰吐凤。奇葩杂树,移植交带,垂茗森列,气象蔼蔼。

三月晦,凡土木之事毕成,时庆历八年。

(节选自《全蜀艺文志》,有删减)

【注释】①明:表明,体现。②仓庾:粮仓。③遽:突然。④事用中寝:事情因此中止。⑤高惟几:宋代官员,诗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退贤僚名卿        谕:告诉。B.闻而             说:说服。
C.直北而               堂:修建祠堂D.土木之事        毕:全部。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历兴衰,独子云之宅岿然不废,亦足以信其才学为世所仰也。
(2)有中兴寺僧诣庭言状,公叹惋累日,命吏寻其遗迹,画疆以还其旧。
3.请结合链接材料及选文内容,探究“墨池文脉”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链接材料】

元朝初年,官府在洗墨池原址修建了墨池书院。清末(1905年)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合并为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改为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易名为成都第七中学校(今成都七中)延续墨池文脉”,传承蜀风雅道。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开办一所小学,命名为墨池书院小学

2024-04-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10 . 【甲】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贵之也。

(节选自《<礼记>译解》之《聘义第四十八》,中华书局2016年1月出版)

[注释]①栗:坚硬。②知:同“智”。③廉而不刿:有棱角而不伤人。④诎然:指声音戛然而止。⑤孚尹:形容玉石的色彩、光泽。
【乙】

玉壶冰

[唐] 王季友

玉壶知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选自《全唐诗精选》,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注释]①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②瑶席:精美的宴席。③珪瓒(guī zàn):玉柄的酒器。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精神于山川          才美不外(韩愈《马说》)
B.君子贵之也          公问其(《曹刿论战》)
C.玉壶知             吴广爱人(司马迁《陈涉世家》)
D.金罍何             学然后知不(《虽有嘉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3.从不同角度分析【甲】【乙】两文中玉的象征意义,并从你读过的古诗文中另选一例,印证你的结论。

玉的象征意义

选文

分析并得出结论

【甲】

(1)________________

【乙】

(2)________________
(3)另选一例“______________”,印证结论:___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