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5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网友“路迢迢”帖子中“此地之所以值得前来一观,更多的还是它所积累的历史元素”的观点引起网络热议。请你学习专家论述,参与网络讨论。
[论述一]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王小波

我记忆中最漂亮的城市是德国的海德堡,有一座优美的石桥架在内卡河上,河对岸的山上是海德堡选帝侯的旧宫堡。可以与之相比的有英国的剑桥,大学设在五六百年前的石头楼房里,包围在常春藤的绿荫里——这种校舍不是任何现代建筑可比。比利时的小城市和荷兰的城市,都有无与伦比的优美之处,这种优美之处就是历史。

顺便说一句,英国的牛津城里,所有的旧房子,屋主有翻修内部之权,但外观一律不准动,所以那座城市保持着优美的旧貌。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了,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③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做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有位意大利朋友说,意大利的古迹可以使他感到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从亘古到如今。他觉得这样活着比较好。

④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在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在海德堡,在剑桥,你看到的不仅是现世的人,还有他们的先人,因为世世代代的维护,那地方才会像现在这样漂亮。

(选自《我的精神家园》,有删改)

[论述二]

新古迹被打得满头包

朱辉

①在这个社会批评如箭矢般漫天飞舞的时代,仿古建筑一直就是箭垛子。丑陋,臆造,质量低劣,这些言辞常常是批评者的集束手雷。而靡费公费,僭越规格,则是更具道德高度的空对地导弹。这类言论身着厉行节约、关注民生、珍视古迹的衣裳,又确实怀揣一颗对公共事务的热心肠,几乎天生是不容置辩的金刚之身。

②但是对于所谓新古迹,我们真的不可一概而论。新古迹至少应该分成三类,修复,重建(原地或易地),完全新建。修复似乎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修旧如旧已是共识,不再赘言;重建则常常引来众口汹汹;而完全新建的,因为少有模板,是当代人的设计,几乎必定招来滔滔口水。但这些汹汹的声音一定是持正理性的吗?滔滔口水一定是健康的吗?对一些所谓假古迹”“新古迹,我们怕是缺少了一点包容之心,欣赏之情。

③故宫的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假如永乐帝不建,此后烧毁了也不重建,故宫还是今天这个辉煌完整的皇家宫殿吗?

④“新古迹并不一定就是大逆不道的。功能显著,就是说确有使用或观赏需要,且财政可敷,就应该建;要成为未来的古迹,它要经得起时光和风雨的冲刷淘洗,它的质量必须是过硬的。可见,功能,美感和质量,才应该是我们建言立议监督的焦点。

(选自《东方剑》,有删改)

1.以下是一些网友对专家论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的城市保有原来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人感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
B.根据[论述一]内容,重建的古迹让人感到难看是因为无法完全再现原有建筑风格。
C.丑陋、臆造、质量低劣、靡费公费、僭越规格是“新古迹”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
D.从[论述二]可知,修复重建古迹应使它功能显著、具有美感、质量过硬。
2.网友们对专家论述展开讨论,请你参加。
网友1:“路迢迢”的观点与[论述一]相合,[论述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网友2:然而,[论述二]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遥遥:[论述一]说欧洲的城市更好看,并且否定现代建筑。然而,我们以美国为例,它的历史短,是靠欧洲人移民至此殖民建国发展起来的。试问,可以直接建高楼大厦,为什么还要造土楼?在欧洲自然可以这么做,在美国则不符合实际情况,做了才是愚蠢的。
【记录】(1)请根据讨论语境,补全网友的发言。
【评价】(2)画线处是网友“水遥遥”参与讨论时的发言。请你参考“论坛发言规则”,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

论坛发言规则

◆观点明确: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并适当证明自己的观点。

◆文明表达:就事论事,不得进行言语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我的评价:_______
3.如何保护利用浙江诗路文化?“浙江文旅”向网友征集意见。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此献计献策。
2024-05-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班级开展微型小说阅读沙龙,邀你一起参加。

望水

蔡楠

舅妈风风火火地跑进了水文站,气喘吁吁地对我说,你大舅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快去看看吧!我那时正在写水情汇报,就不在意地说,不就是在大桥上望水吗?你让他望去,反正他也快望到头了。舅妈从椅子上一下子把我拉起来,这次不一样,他都爬到桥栏杆上了。

我赶紧随舅妈出了水文站。在枣林庄大桥上,我看到了大舅笔直地立在桥中间的栏杆上,消瘦的身体立成了一株风中芦苇。春天的阳光已经膨胀出干旱的气息,像夏天一样炎热。大舅那一头从年轻就花白的短发,在阳光下放射着炫目的光芒。他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把自己望成了一尊神。桥上桥下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我知道大舅的犟脾气。白洋淀水势浩大的年代,他辞了公职,从城里回到了老家。A大舅说,他喜欢水乡的长堤烟柳,水月桃花;他喜欢淀里的苇绿荷红,鸟飞鱼跃;他还喜欢船上的渔歌互答,炊烟袅袅……大舅就傍水而居,一屋一船一妻,后又有一儿一女一孙。水乡成了大舅的栖息地。水成了大舅的魂儿。

可是后来白洋淀说干就干了。水干了,鱼净了,鸟飞走了,荷花开败了,芦苇干枯成了麦苗。大舅的船就翻扣在了干裂的淀底。许多人都刨了芦苇,种上了玉米大豆和高粱。大舅却立在千里堤上,立在枣林庄大桥上,透过绿油油的庄稼地眺望远方。舅妈看着别人的收成眼馋得不行,整天不停地嘟囔,我看你别叫旺水,干脆叫望水得了!大舅摸摸一头花白的短发,瞪瞪眼说,望水就望水。望水有什么不好?

好是好,可水终究没有望来。大舅不是老天爷,也不是龙王爷,更不能让黄河之水流到白洋淀来,可大舅能在白洋淀挖出水来。他请来了城里的打井队,在自家承包的苇田里挖了一口池塘,用井水养起了鱼。大舅对舅妈说,有水的时候粮食比鱼贵,没水的时候鱼比粮食贵,八月里卖了这一池塘鱼,就够咱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了。大舅和舅妈就整天守在鱼塘边,像守护着儿子一样。

一天早上醒来,大舅却看见鱼塘里的鱼都浮了上来,而且还把白花花的肚皮翻给他和舅妈看。大舅很纳闷,心说这鱼也通人性,是不是想上岸和我说说话啊?等他用抄网捞上两条鱼一看,他惊叫一声,一下子就昏了过去。

那是一池白花花的死鱼。

还是舅妈心细,她沿着鱼塘转了一圈儿,发现在靠近一片玉米地的边缘,有一股污黄的水流进了鱼塘。顺流而上,舅妈穿过枯萎的玉米地,走了不远的一段路,就看见了堤坡上冒着黑烟的造纸厂。

大舅一纸诉状把造纸厂告上了法庭。就是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大舅望水的瘾头越来越大了,后来严重到多年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不上家,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地围着白洋淀转悠。转悠累了,就定定地望着远方。B望了西边望东边,望了天上望地下;望得日沉红影无,望得风定绿无波。舅妈就长叹一声,这老头子已经不是人了,他早就丢了魂儿了!

只有我知道大舅的魂儿丢在了哪里。

水利大学毕业以后,我分到了白洋淀枣林庄水文站。我开始一步一步走进我大舅的世界。我发现大舅也不是天天那么面无表情地瞎转悠,只要一提到水,甚至只要阴天下雨,大舅的魂儿就暂时回来了。在大舅丢魂儿的那些年里,白洋淀也时不时有过水,有的是上游水库放的,有的是从外地买来的,但终究没能找回往昔水天一色的浩渺。我把这水文信息在报给上级的同时,也报给大舅一份。大舅听完我的汇报,总是领导一样点点头,眼睛放射出仍然有魂儿的光芒。然后就来到他的船前,刷油漆。大舅刷完船,又刷自己。大舅就成了一个漆人。

直到如今,水没有托起大舅翻扣在淀底的船,大舅也没能再度扯起白帆。他仍然痴迷在望水的境界里。

不过今天,我想我能唤回大舅的魂儿。我挤过看热闹的人群,来到大舅的近前。我把手里的一份红头文件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大舅,来水了,来水了,黄河水马上就要引来了!雄安新区建成以后,还要引来长江之水呢!水量入淀高程今年会达到7米呢!

大舅没有回头,却说了话,我知道,那是我望来的天上之水。看,她已经来到我的船前了,我要去开船了!

⑮“的一声,大舅从桥栏杆上跳了下来。桥上那株风中芦苇,又变成了活生生的男人。我知道,大舅的魂儿又回来了。

(选自《芦苇花开》,有删改)

1.班级同学依据小说内容,绘制了以下情节图示,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将情节图示补充完整。
(2)根据情节图示,请分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上的特点。
2.有同学在阅读时发现本文语言富有对称之美。请选取一处划线句分析。
3.文章为什么以“望水”为标题?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本文作为教材课文的拓展阅读。你认为大舅与下列课文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
A.父亲(《台阶》)            B.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            C.愚公(《愚公移山》)
2024-05-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请为材料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字。

2019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历代文人在四条诗路留下上万首诗词名篇,展现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城镇风物图、浙学文脉图,体现着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铺就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亮丽的人文底色。2020年起,浙江诗路建设正从文化概念向文化品牌转变,正把浙江诗路品牌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美丽中国建设、文化浙江打造紧密结合,借文化赋能,打造诗路文化新地标。

2024-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4 . 材料一:

作为公益性文化场所,大部分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这份免费的午餐不仅公众欢迎,显然也受到部分商家的垂涎。据报道,有研学团推出的故宫私享团,一次收费开价高达1000元。不仅如此,还有旅行社、研学团起了热门博物馆、展览的流量,将直播间直接搬进了展厅,售卖博物馆讲解、研学项目等产品……尽情发挥其技。

除了,还有一个字,让博物馆和公众不胜其烦。这个,既指表面上的喧哗吵闹,比如孩子穿梭打闹、讲师声嘶力竭等,让静谧优雅的文化场馆变成了喧闹的菜市场,不但影响广大游客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也指一些研学游成了热闹的观光旅游,无只有。有参观者反映,在博物馆看到研学团学生们排排坐,不观展不看文物,却低头玩手机;有些讲师讲解历史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给学生们灌输了一肚子野史八卦,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对历史文化的曲解、对公共资源的滥用。

③“博物馆热而变味,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研学游,不仅增加参加者的家庭负担,还给孩子的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本来美好的博物馆研学热,被这一,失了真研真学的本色。

(《新华网三评“博物馆热”》,有删改,“新华网”2023-08-27)

材料二: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820日,由安庆博物馆联合安庆市蓝天使艺术中心共同推出的首部沉浸式少儿实景话剧《梦回六尺巷》在安庆博物馆城市记忆展厅精彩上演。全天六场演出,场场爆满,20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

话剧通过纷争”“报信”“批诗”“和解四幕,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礼让邻居吴家三尺地,吴家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的故事。小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展厅实景带来沉浸式感受,也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观演体验。

此次活动,让参与演出的小演员们对六尺巷的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他们的演绎,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传承至今的谦和礼让精神。

材料三:

每个文学地标的设计都藏有巧思。比如,第一个文学坐标,位于和平公园西园,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花窗,并镂空嵌入《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八部文学名著的内容,回廊内则用自然声效吸引人们走进来,当声效系统感应到有人进入,亭子中央区域就开始播放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声景设计得非常巧妙。

不仅声景设计得巧妙,视效也很抢眼。比如,地处鸡笼山北最幽深处的鸟台,有一个文学屋檐,以线条勾勒出中国古建屋檐意象,并用声景交互的科技手段营造出飞鸟入山林的意境,游客在檐下小憩时,会听到用古音朗诵的《紫钗记》《牡丹亭》,起身离开,诵读声即停。

如今,通过运用智能文本分析、时空GIS系统建构、数据关联分析等方式,这座数字文学博物馆链接起南京1000多个文学之都地标,形成文学空间网络,让南京的世界文学客厅从一个馆走向一座城,也让文学有了更多人间烟火气。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有删改《光明日报》2023–08–09)

材料四:

博物馆热,与其说是一种文旅现象,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寻根。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一个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一段段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是架起过去、连接当下、展望未来的文化桥梁。在这里,讲解员述说历史典故,培厚文化土层;在这里,孩子们触摸传统文脉,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热的兴起,离不开孜孜以求的创新。据统计,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无论是国家博物馆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展示珍贵馆藏文物,还是上海博物馆开启长达24小时的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抑或是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越来越多博物馆创新展陈方式、革新服务意识,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网红长红,化流量留量。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于一时的升温,更寄望于持久的保温

(《博物馆热,升温更要“保温”》,有删改《人民日报》2023–08–11日)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免费开放,深受公众欢迎。于是旅行社、研学团“蹭”起了热门博物馆、展览的流量,成为它们的圈钱工具。
B.研学游的重点在“游”——热闹的观光旅游,其次才是安静的观展听讲,真研真学。
C.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沉浸式实景展示,可以给观众带来全方位全新感受,极大丰富观众的观演体验。
D.博物馆想要由“网红”变“长红”,化“流量”为“留量”,就要创新展陈方式、革新服务意识,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3.材料四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博物馆的利用与创新上,我们能从以上材料中学到哪些经验?请你简要概括。
2024-04-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涡南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节,是观察传统与现代的一扇窗。这个春节,不少人感慨:回家的人多了,年味儿回来了。一根竹签,挑一缕饴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生肖糖人;长桌排开,红纸铺就,挥毫泼墨,一个“福”字跃然纸上;              ……浓郁的年味儿,带给了我们团圆之外的幸福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归乡的我们,重新发现了那些(yùn yù)了文化传统又焕发出生命力的华夏风物。

从黄土地上的秦腔、中原的殷墟,到绍兴的黄酒、南丰的密橘,从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宋锦,到蔚县的剪纸、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每一座城市、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醉人的风物。独特地道的风味、(jiàng xīn dú yùn)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华夏文化的“活化石”,曾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jiàng xīn dú yùn) ___________
②(yùn yù) 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惟妙惟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绍兴 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前后文,在文段横线上填入符合语境的内容。
2024-04-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保定市、石家庄市中考六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崇礼看雪

黄军峰

①雪花从天上飘下来,肥肥瘦瘦,摇摇摆摆。开始时断断续续,形单影只,时间不长就变得密密茫茫,一团团,一群群,铺天盖地了。

②眨眼就换了天地,举目四野,到处都是耀眼的白;白的弯弯曲曲的路,白的起起伏伏的山,白的高高低低的树,好一幅素雅的山林雪景。没有北宋范宽墨色下皑皑寒林的磅礴,没有明朝周臣笔下的雪村朦胧,也没有清代石涛雪景山水的萧疏,崇礼的雪景,是浑然天成的大写意,是浓淡宜章的泼墨,也是细腻精致的工笔,勾、鼓、擦、点、染,不以章法为重,不以技法为上,一切都那么随心,那么自由,那么流畅。

③“玉花飞半夜”,一觉醒来,铺天盖地的雪涌进心田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是的,迎接今冬第一场雪的崇礼人,或者如我一样暂留崇礼的外乡人,都在欣赏这一巨幅北国山林雪景画,目之所及,心与大自然对语,谈起笔调锋,论铺陈设墨,品素山清林。

④崇礼的雪,来得激烈而豪放。但,这里的雪,强势而不霸道,威武而不傲慢,汹涌磅礴的阵仗却给人喜悦、惊叹和亲切。“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席面”和排场,丝毫不亚于崇礼人接待最尊贵宾朋的礼遇。纯天然的“绿色美食”,大盘,大碗,大杯,不讲究器皿,也不讲究烹调技法,但依旧不失色香味,不失豪情与热忱的待客之道。眼下,大自然恩赐的“饕餮大餐”置于眼前,怎不让人随之兴奋,怎能不让人垂涎?

⑤如土豆、莜麦和黄糕一样,雪同样是崇礼人的日常。怎么说呢,崇礼这地方,冬天来得早、走得晚,雪存时间多达一百五十天以上。可以说,崇礼人一年的生活中,半数时间与雪为伴。长青路旁,几个孩童把厚厚的雪踩得吱吱作响,他们蹦蹦跳跳,打打闹闹,乐在雪中。两位看护小孩儿的老人面带笑容,其中一位道:“今年这雪来得早,来得足实,瑞雪兆丰年……”另一位应话:“我看啊,这叫瑞雪迎盛世!”“对,对,瑞雪迎盛事!”我不知道他们话语中的词是“盛世”还是“盛事”,想一想都没有错。国富民强,山区人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日子怎能不是“盛世”?曾经寂寞、贫寒、少人问津的山区,因为冬奥会的召开变得鲜亮、热闹、举世瞩目,又怎能不是一场“盛事”?

⑥走一走,看一看,你会发现,原来崇礼的雪还是热闹的,俏皮的。近几年,崇礼的滑雪场年年有新建,它们以雪为舞台,上演着各具特色的剧目。眼前的滑雪场,自然雪替代人工雪,雪道与雪道连成一片,犹如大自然铺展开来的纯白地毯,厚厚实实,软软乎乎。山脚下,有孩子们打着雪仗,也有大人陪着孩子堆雪人,还有鬓生白发的老人拿着手机拍照。远远地,几个全副武装的年轻人从山顶踏着雪花滑下来,屈膝,弯腰,目视前方,虽非专业却像模像样。以雪为舞台的旅游业兴起,也打开了不少崇礼人勤劳致富的另一扇窗。在一家雪具店,店主告诉我,自从崇礼成了冬奥会分赛场的承办地,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好;崇礼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⑦日挂中天,雪仰望着阳光,阳光抚摸着雪,雪的世界变得更加鲜亮和灵动。连绵起伏的群山银装素裹,层层叠叠的山林披上素衣,天的蓝映衬着雪的白,加之阳光反射,举目远眺,白得刺眼,白得夺目。暖阳下,雪不再安静,她们在阳光照射下若起若伏,好似雪海里涌动的浪涛。但凡有一点儿风,雪又是另一个样子。只需微风轻轻一吹;雪花宛若一群受到惊扰的白蝴蝶,迅疾翩跹轻盈地飞舞起来。树冠上堆了厚厚一层雪,有人站在树下,一团雪掉下来,掉到树下人脖子里。树下人忙扭动起脖子和身躯,就像当地“打溜子”的艺人,嘴里禁不住道出一句:“啊呀,好家伙(       )”众人见状,引来一通哈哈大笑。

⑧雪是大自然给崇礼人最慷慨的馈赠。雪的来临,也是在迎接一场不久即将召开的更大“剧目”。赶在冬奥会举行之前,我有幸在崇礼看雪,看雪的温柔,看雪的热烈,看雪的磅礴。自然,我从雪里看到的,更是自信和自豪,是未来可期,不负众望。

(选自《光明日报》)

(1)文章①~②段所写的“崇礼的雪”具有哪些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
(3)文章第⑦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4)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往往因标点而更加丰富。请品读下面这句话,在括号中补充一个标点符号,并说出你的理由。(备选:①感叹号     ②问号     ③省略号)
树下人忙扭动起脖子和身躯,就像当地“打溜子”的艺人,嘴里禁不住道出一句:“啊呀,好家伙(       )”众人见状,引来一通哈哈大笑。
(5)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保定市、石家庄市中考六模语文试题
7 . 小鑫班上来了一位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同学钱德勒,他说话时非常喜欢用敬辞谦辞,但常常因为表达不得体而闹笑话,请你找出他表达得体的一项(     
A.班里要出一期英语黑板报,班长请钱德勒放学后留下来帮忙,钱德勒拍了拍胸脯,说:“敝人甚喜,届时定鼎力相助。”
B.有同学来找钱德勒请教英语题。钱德勒豪爽地说:“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一定不吝赐教。”
C.期中考试结束后,初二年级召开了家长会,钱德勒同桌田小甜的父亲来到了学校,看着小甜父亲年轻英俊的面孔,钱德勒震惊地问道:“令尊大人高寿?”
D.钱德勒正在绞尽脑汁地算一道数学题,数学课代表小宇走了过来,站在一旁看了看,轻叹了一口气,钱德勒抬头问:“老兄有何高见?”
2024-04-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花垣县华鑫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 . 【材料一】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位于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处,河北省最北端。新中国成立前塞罕坝区域基本上全是荒漠,而经过三代人50多年的不懈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如今的塞罕坝已是连片的人工林海。

(新华社 《塞罕坝,书写新时代绿色传奇》)

【材料二】

塞罕坝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2017年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国际在线 2017年08月12日   图解:一图读懂塞罕坝的55年)

【材料三】

一棵松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天的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职工改善生活、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新华社评论《以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1.下列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报道了习近平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考察,其中第一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第二段是新闻的背景。
B.材料二中图表“四增一减”的变化,突出塞罕坝林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一图读懂塞罕坝的55年。
C.材料三中的叙述和说明,为下文的评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使得评论有理有据,增强了评论的力度。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注重先明确事实,再进行针对性评论的基本思路,使得新闻的真实性有了落脚点。
2.你认为塞罕坝由荒漠到绿洲,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
2024-04-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出路

永爱

①我的侄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上学之前,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期待。

②望子成龙的弟弟和弟妹把他送进了一所非常好的小学。弟弟甚至跟我说:“我儿子可得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

③然而,在小学阶段,侄子的语文就没有及格过,数学因为不会写字,最后也成绩平平。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的文化课成绩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

④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学上的问题,叫读写障碍,又叫读写困难。根据国际读写障碍协会的定义,这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

⑤本来对孩子的未来抱着极高期待的弟弟,被侄子小学6年来的学习成绩彻底击溃了。他常常跟我们说:“孩子只要健康长大就好,大不了跟我去学电焊!”

⑥见到侄子,大家心照不宣地不提学习和考试的事情,只无关痛痒地问他吃饱了没有、穿暖了没有。

⑦因为成绩不好,侄子上了当地最差的初中。即使在生源如此普通的初中,他仍然平静地当着倒数第一名。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侄子才15岁,他该何去何从?

⑧我爸妈跟我弟弟说:“你不会让他这么小就当电焊工吧?去找所职业学校让他学一项技能吧!”弟弟也心疼他儿子,再说要当电焊工,15岁的孩子也没人敢用。于是弟弟就跟他儿子说:“你喜欢学什么,就报个什么学吧。”

⑨弟弟的想法是,再读3年书,他儿子就18岁了,就能跟着他学电焊了。至于上职高能不能学到本领,他已经不在意了。

⑩但15岁的侄子已经开始思考他的未来,思考要靠什么来养活自己。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和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于是,他到市里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学电子商务。3年的职高生涯,头一年他学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的两年,大多数时间他在大城市间辗转。因为这所职业技术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大城市的工厂或公司实习。

我弟弟本来打算让侄子职高毕业后就跟他干电焊的工作,但被侄子拒绝了。侄子跟我弟弟说:“爸爸,我要考大专。”当时,我弟弟真的搞不懂了,他儿子从小不好好学习,这会儿怎么愿意读书了?是浪子回头了吗?但他还是欣喜地对侄子说:“只要你愿意读书,爸爸就一直供你!”

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还在误解侄子。其实,他不是不愿意读书,是读写障碍让他在学习中面临困难。而作为家长,我们都没有察觉并帮助他克服这个困难。

侄子付出了很多努力,花了半年时间补习高考内容,终于以200多分的成绩考上省里的一所大专院校。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他选择了动漫制作专业。这时,他已经对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3年的大专时光,他一边学习,一边承接视频剪辑、影视特效制作的业务。在自媒体轰轰烈烈发展的当下,他已经能够用热爱的技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如今,侄子即将毕业,他的很多同学在广告公司、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等单位就业。

侄子对我说:“姑姑,我不着急工作,还是要把本科读完。我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将来,因为在那个将来,会有我热爱的工作,有我喜欢干的事情,我看得到。

在智能输入法和听写软件的帮助下,他不断克服自己的读写障碍,努力冲刺专升本的考试。看到他对自己热爱的专业和职业有了规划,并充满信心,全家人很是欣慰。

(选自《读者》2023年17期)

1.根据“侄子”的经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上学之前,“侄子”聪明伶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职高时,“侄子”开始思考他的未来
2.文章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选择一处分析其作用。
3.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仍然平静地当着倒数第一名。
(2)在自媒体轰轰烈烈发展的当下,他已经能够用热爱的技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4.你对文中的家长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简述“侄子”的人生经历及其给你带来的启示。
【链接材料】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4-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10 . 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什么是物候?不妨看看中国的古人是如何说的?“花木管时今,鸟鸣报农时”是说花草虫鸟应节气而动,而宋人秦观的诗句“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则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水鸟因气温降低而减少活动的画面。其实,物候这个词,在中文里已经早就有对应“语”了:节气。无论是物候,还是节气,均是描述了大自然的动植物为适应气温变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②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开花、结果等现象。(2)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现象。(3)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结冰、初雪等现象。

【材料二】

目前,植物物候作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感应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植物物候就是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和落叶等,是植物长期适应气候与环境的季节性变化而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监测物候动态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过程,而且对提高大气与植被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模拟精度、准确评估植被生产力与全球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

①了解植物物候的驱动因素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和对气候的反馈至关重要。植物物候变化主要受温度、水分和光周期的影响。欧洲物侯观测网的物候数据装表明春季展叶普遍提前,但因冬季升温和光周期的限制,这种趋势逐渐减缓。但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T)来看,北半球70%遥感像素的秋季物候有推迟的趋势。此外,新研究表明空气湿度的增加也会推迟温带树种的春季展叶时间。

②随着物候学的科技的发展,植被物候的监测方法更加完善。日前,植物物候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人工观测、数字相机监测、涡度相关法观测和遥感光学监测等。

(节选自《再谈物候:从科普与科学的角度》)

1.下列选项中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候主要包括:作物物候、动物物候、各种水文气象现象。
B.物候和节气均是描述了大自然的动植物为适应气温变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C.植物物候对于预调未来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和对气候的反馈很重要。
D.目前,植物物候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人工观测、数字相机监测、涡度相关法观测和浴感光学监测等。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与物候学相关。
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采用的是并列结构。
C.植物物候是气侯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感应器。
D.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3.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研究植物物候的作用。
2024-04-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