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学校文学社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撰写的活动开场词,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读善读之风更是一脉相承。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热的情感。书籍能展现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人们(fú zào)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人们沉寂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我们要以满腔(rè chén)投入到阅读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的中华儿女。


①开场词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内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热chì   浮躁   热忱   相称chèng
B. 炽热zhì   浮燥   热沉   相称chèn
C. 炽热zhì   浮燥   热沉   相称chèng
D. 炽热chì   浮躁   热忱   相称chèn
②“沸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结合开场词内容,你认为它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
A.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B.形容情绪高涨。
C.形容喧嚣嘈杂。
(2)为了解同学们阅读情况,文学社同学提供了调查的近三年阅读数据表。有同学观察表格数据变化写出结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19年2020年2021年
不喜欢阅读40%30%22%
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6%24%21%
用手机、电脑阅读34%46%57%
A.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的比例逐年增加
B.无论哪一年喜欢阅读的人首当其冲选用手机和电脑阅读。
C.2021 年不喜欢阅读比例和喜欢阅读的比例,有着天壤之别
D.三年来喜欢阅读纸质书籍所占比例与日减少
(3)请你把阅读文段后提取的四点信息,用“虽然……但是……”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谈谈碎片化阅读的利和弊。

碎片化阅读,是指读者通过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调查显示,通过微博获取阅读信息的学生就占一半以上。阅读方便、信息更新速度快是学生热衷微博阅读的原因。而时间碎片化直接助推了快餐式的浅阅读,读者不求甚解,只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


提取信息:
①阅读方便
②助推了不求甚解的浅阅读
③只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
④信息更新速度快
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______
(4)为倡导更多同学阅读纸质书籍,文学社同学发表了对读书的看法。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种类日益繁多,但品质却良莠不齐,因此有选择地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名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名著能得到大家的青睐,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文化内涵丰厚的原因。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体验人生百味,还能提升文化修养,这样的读 书意义非凡。同学们,让我们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来阅读吧□


①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修改。
②请在文中□处添加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5)文学社同学搜集了关于读书的诗句,请你为诗句的理解选择正确选项
【甲】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
【乙】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
【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
【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①说的是读书的作用。
②说的是只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不够,还需要亲自实践。
③说的是读书要惜时。
④说读书要不断输入,做学问才能永不枯竭。
(6)请你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结合读书的感受或收获,为本次“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撰写结束语。(50 字左右)
2023-01-07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如图是某同学查到的关于“信”字字源的相关信息。仿照所给示例,结合图片内容,完成对“信”字的解释。
示例:休,从“人”从“木”,意思是一个人靠着树木休息。

2023-01-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撰写专题报道。

味十足的村BA为何火出圈

没有电子屏幕,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赛前造势和新闻发布,仅一块村委会门口红绿配色作底的篮球场。一场看上去并不专业也不高端的篮球比赛,却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极具感染力。球场景象令人惊讶;看台座无虚席,前排的席地而坐,后排的踮脚张望,更有人搬出梯子、踩上凳子;当地特有的斗牛号子呜呜响彻全场,夹杂着敲击锣鼓甚至锅盆的助威声……氛围堪比职业赛场。这是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村BA,一开打就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并迅速走红网络。

所谓村BA,其实是村里传承已久的传统活动,对于乡亲们而言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每年农历六月六当地苗家农事节日吃新节时必举办。球员主要来自各村寨,裁判也多是村民,看比赛不收门票,啦啦队表演民族特色舞蹈,解说员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不断切换……从竞赛组到气氛组,村民包干到位、有模有样。有时,中场休息还设游戏环节,妇女儿童投篮中的,即可获得奖品,多是饮料、西瓜、猪脚这类当地土特产。

这一番热闹景象,足以给人美好预期:以美丽乡村之名,让村BA在各地开花结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乡土活力。


(1)文稿中有几处词语的书写和读音同学们不能确定。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席地而坐”与“座无虚席”中的“席”意思不同,应写为“习地而坐”。
B.“氛围”和“气氛”中的“氛”是多音字,分别应读为fēn和fèn。
C.“不可或缺”中的“或”意为“稍微”,词义是不能稍有缺失,表示非常重要。
D.“喜闻乐见”中的“乐”应读为yuè,和“喜”一样,都是“高兴、喜悦”之意。
(2)关于“村BA”的后续报道中说:“目前,①台盘乡正努力抓住‘村BA’火爆出圈的机会以赛助旅、以赛扶产,②使“村BA”促进全民健身、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这句话里有一处语病需要修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火爆出圈”和“机会”搭配不当,应去掉“的机会”。
B.②处结构不完整,缺少与“成为”相搭配的成分,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之后加上“的引擎”。
(3)“村BA”颁奖仪式也独具特色。请你根据以下图片,用简洁的语言解说获胜球队得到的奖品以及奖品的特色。
2023-01-0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为迎接农历癸卯年的到来,班级拟办一期以“卯兔贺岁”为主题的班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栏目一】汉字中的“兔”

兔,是乖巧温驯的小动物。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字的踪影。是象形字,其甲骨文描绘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形象。兔是弱小的动物,常活动于森林、草原间,需要准备多个藏身之所来躲蔽猛兽的攻击,成语狡兔三窟正是源于兔的生存技能。兔在奔跑时动作迅捷,由这个特点派生出来的汉字,从,可以推断这个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兔也是有较强繁殖力的动物,兔子谐音吐子,常被人们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象征。

,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四,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即为卯兔。《说文解字》中有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的解释,表示农历二月,万物复苏,让人感到生机盎然,春意融融。


(1)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温和顺从”的意思,所以“温驯”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躲藏,隐蔽起来”的意思,所以“躲蔽”中有错别字。
C.因为表达的是“迅速敏捷”的意思,所以“迅捷”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达的是“生命力旺盛”的意思,所以“生机盎然”中有错别字。
(2)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①      ,根据这个意思来组词,你想到了②      
(3)有关“兔”的成语很多,下列选项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守株待兔       B.狡兔三窟       C.动如脱兔       D.兔死狗烹
2.【栏目二】民俗中的“兔”

兔,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兽。旧时正月初一,人们把面捏的兔头挂在门额上,辟邪福,俗称挂兔头;正月十五元宵节,扎兔形灯笼,游街玩耍。在老北京,每逢中秋节还有拜兔儿爷的习俗。相传老北京城曾有过一场瘟疫,月亮上的玉兔带着仙药医治了很多百姓。为了感谢它,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尊称为兔儿爷。随着时代的发展,兔儿爷渐渐褪去神圣的光环,成为中秋节流行的民间玩具,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也有背插纸旗纸伞、或坐或立的……此外,以兔形为主体的剪纸、刺绣、彩绘等艺术形式也十分常见,其健康长寿、祛病驱邪、护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深入人心。


(1)在审稿过程中,小华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请帮他找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祈”应读“qǐ”,“塑”应读“sù”
B.“祈”应读“qǐ”,“塑”应读“shuò”
C.“祈”应读“qí”,“塑”应读“sù”。
D.“祈”应读“qí”,“塑”应读“shuò”。
(2)小华对①②处的标点符号也有疑问,你认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                            B.①                     
C.①                            D.①                     
(3)下图是集邮爱好者小林找到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图稿,由我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创作。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说明文字,任选一枚邮票,和小林说说它的寓意。(2分)

说明: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白底,蓝兔,一手执笔,一手持信;第二枚名为同圆共生,红底,三只奔跑的兔子首尾相接,背景衬以玉兔捣药纹饰。

小林说:生肖邮票,总是寄托着我国民俗中的美好寓意。你喜欢哪一枚?


   说:“我喜欢第__________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栏目三】文学作品中的“兔”

兔,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人们早期对兔的刻画以其自然属性为主。《诗经·兔爰》中有兔爰爰,写出了兔子的机敏聪颖、自在逍遥;王建的《宫词》中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描写了兔在秋草中酣睡的可爱形象。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兔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意蕴。卢照邻诗中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用兔影来写月影;欧阳修《白兔》中天资洁白己为累的诗句,以兔自比,表明心志;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广寒宫里的玉兔逃到人间,将捣药杵作为武器,与孙悟空大战了一场,兔的形象更具传奇色彩了……从古代诗歌到古典小说,兔的形象从抽象概括的文学兔到情态可掬的自然兔,在古今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丰富的内涵。


(1)《西游记》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①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所写的内容出自②      这一故事情节(限10字以内)。
(2)小轩认为画波浪线的总结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帮他改正。
2022-12-29更新 | 5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云生活”已然走进千家万户,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生活新常态与时代新风尚。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系列“云参观”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开启这场文化之旅。
1.下面是成都杜甫草堂“云参观”活动中,导游小组撰写的导游词片段。阅读后,完成小题。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中心建筑。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          ”,建筑以此为名。

来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顿生肃穆之感【甲】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惟妙惟。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①      。”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对联:“②     。”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与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1)文段中波浪线处所填内容应为______
(2)对文段中加点字“肖”的读音判断和【甲】处标点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B.“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C.“肖”应读xiào;【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肖”应读xiāo;【甲】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3)结合语境,为文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对联。①处填______;②处填______。(填写字母)
A.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B.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同学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云展览”,下面是此次展览的宣传海报和介绍文字。阅读后,完成小题。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①      ,又如重僻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洞成溪,②      ,沿民族融合、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与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辰   ②连绵不断       B.①晨   ②连绵不断
C.①辰   ②络绎不绝       D.①晨   ②络绎不绝
(2)结合介绍文字,你认为“何以中国”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
(3)下面【甲】【乙】两件文物将亮相于本次展览,你认为它们应各自放入哪一个单元展示?


【甲】放入“______”单元;【乙】放入“______”单元。
3.班级通过畅游星App“云”游苏州园林。请完成小题。
(1)下面是畅游星App的登陆流程图,请你用一段文字完整、连贯地向班级同学介绍此App的登陆流程。(不超过80字)


(2)“云”游后,某同学在App平台评论区留言,其中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帮他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______,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

2022-12-29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等方式,探寻到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皇家园林杰作——颐和园

1.下面的文字选自“颐和探宝”组同学撰写的“身边的文化遗产   颐和园的长廊”报告中的前言部分,请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捉起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你首先想到的也许是清波潋滟的昆明湖、典雅古朴的亭台轩榭、俯仰生()的草树花……而我们小组此行探访的是颐和园中最富文化艺术气息的长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绘制的彩画,色彩明艳,内容丰富。“江东二乔”“周敦颐爱莲”“苏轼夜游承天寺”“三借芭蕉扇”……语文课本中同学们熟悉的许多人物、场景,惟妙惟地呈现在长廊的枋梁上,足见设计者的         

(1)文段拼音处应填入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横线处应使用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资   xiāo   因地制宜       B.资   xiào   因地制宜
C.姿   xiào   别具匠心       D.姿   xiāo   别具匠心
(2)文段中提到的“江东二乔”曾出现在唐代诗人________的《赤壁》一诗里。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对历史的独特认识来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2.楹联是颐和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致,令同学们久久回味。亭台映水,小径蜿蜒,翠竹环绕。此番美景,让同学们不禁想起颐和园道存斋西侧的一副楹联。请根据情境,选出上、下联。(依次填写序号)
①绿竹成阴环曲径   ②一径竹阴云满地   ③朱阑倒影入清池   ④半帘花影月笼纱
3.小组策划以“颐和园的桥”为专题开展一次讲座。下面是同学们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鱼桥身材较矮,贴近水面,仿佛在与水中游鱼对视,颇有些“知鱼之乐”的意趣。
B.玉带桥的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整座桥的造型宛如一条玉带,设计巧妙绝伦。
C.十七孔桥偃卧在昆明湖荡漾的碧波上,17个孔层出不穷,孔孔相连,恰若长虹卧波。
D.镜桥的桥名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富含文化意蕴。

非遗民间宠儿——沙燕风筝

4.“沙燕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是“比翼齐飞”组同学以沙燕风筝的口吻,撰写的一段介绍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我是沙燕风筝,已经一百七十多岁啦!我属于曹氏风筝一脉。想当初,曹雪芹先生著书记录风筝的制作方法,来帮助穷人谋生。此后,我在民间便大受欢迎。我的制作工序很讲究,有“扎”“糊”“绘”“放”四艺呢!“扎”要讲究对称;“糊”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绘”要着色鲜艳亮丽,远眺清楚,近看真实;“放”是指制作的最后阶段要试飞,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       你看!人们在我身上点缀了牡丹、蝙蝠等吉祥图案,寓意富贵幸福。我的家族成员也很多,肥燕是健壮男子,瘦燕是娴静的女子,雏燕、小燕、半瘦燕分别是婴儿、小孩和青年。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真是个大家族呢!我的家族体系是不是很符合你们人类对家族兴旺、圆圆满满的美好期冀?

(1)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但制作工序繁琐,而且身上还有好多吉祥图案。
B.我不但制作工序考究,而且还承载着好多文化寓意。
C.因为我制作工序繁琐,所以身上绘有好多吉祥图案。
D.因为我制作工序考究,所以还承载着好多文化寓意。
(2)有位同学买了几只沙燕风筝赠送给家中亲戚,并在风筝上配了祝福文字。下面的祝福文字语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肥燕风筝送叔叔。您可是家中的顶梁柱! 愿您身体健健康康,事业蒸蒸日上!

B.瘦燕风筝送舅妈。喜欢上面九只蝙蝠吧?“蝠”“福”同音,愿您永远幸福美丽!

C.比翼风筝送给姐姐和姐夫。祝你们比翼双飞,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哦!

D.“学足三余”风筝送表哥。难道不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吗?祝你进步!

百年国医翘楚——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5.下面是“悬壶济世”组准备的一段介绍同仁堂的文字。请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仁堂品牌创始人乐显扬以“同仁”二字为堂名,意为“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三百多年来,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的祖训,在选料、工艺等方面执行严格的标准,经营的中草药和丸、散、膏、丹等中成药,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牛黄清心丸、十香暖脐膏、舒筋活血定痛散、透骨镇风丹等同仁堂中医药流传至今,惠及大众。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杰出代表的同仁堂,在坐馆行医、制药售药、中医药展示普及等方面,都彰显了重义、爱人、厚生的中国医药文化价值观

(1)下面是小组讨论时的发言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讨论主题1:探秘“同仁堂中药”
京京:难怪同仁堂的中药享誉海内外,这和一代代同仁堂人恪守祖训分不开啊!不过,我我故意把两句祖训中一个共同的字隐去了,但这个字很重要。根据语境,你觉得方框处应填的这个字是①“______”。(A.必   B.亦)
天天:我也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文段说的“丸、膏、散、丹”是药的几种样态,我知道其中“散”是粉末状。因此,“舒筋活血定痛散”的“散”读音应该为②_____。(A.sàn   B.sǎn)
讨论主题2:揭秘“同仁堂商标的文化内涵”
北京同仁堂商标

南南:同仁堂商标模仿汉朝瓦当造型,让我感受到古老悠久的气息。启功先生题写的“同仁堂”三个大字,端正庄严,大气厚重。
北北:是呀!还有两条尊贵的中国龙,浓浓的中国风啊!我查了资料,这两条“龙”也与中药药材蛤蚧的形象相似。
明明:读了上面的资料,听了你俩的一番话,我理解了这个商标的含义:③______
(2)请你压缩文段画线句,提取主要信息,作为小组报告的标题:___________
2022-12-28更新 | 46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7 . 会务组为现场嘉宾准备了趣味图片线索题,请你依据图片及表格提示,帮助嘉宾补全相应诗句。

2022-12-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学校正在开展“祈愿世界和平”语文专题实践活动,九(1)班的同学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一起来探究。

【材料一】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在展开。飞机、坦克、导弹这些现代化武器,出现在了战场上,也带来了伤亡。据报道,在交火中,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已经出现士兵阵亡。此外,俄罗斯的攻击,还导致了乌克兰平民的伤亡……战争之下,更显和平的可贵。

【材料二】随着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展开,乌克兰境内安全风险陡然上升。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如无必要,尽量不要出行,如果确实需要开车长途旅行,可在车身明显处贴上中国国旗。据报道,在乌克兰多地,中国国旗已经脱销,因为开车出行时,只要车上贴中国国旗就会放行!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习近平《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致辞》


(1)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讲述了俄乌战争的发生不止是士兵阵亡,还导致乌克兰平民的伤亡,人民最朴素的愿望是不希望发生战争。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旗俨然成为了海外中国公民的护身符。
C.材料三中表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国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D.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围绕“祈愿世界和平”这一主题,突出战争的残酷,和平才是全世界的愿望。
(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一张漫画谈俄乌局势,请介绍漫画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应珍惜和平,力图谋求国家富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和平为光,世界为花,唯有以光育花,才可繁花似锦。
和平为土,世界为木,唯有______,才_________。和平为_______,世界为______,唯有______,才______
2022-12-02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2九年级·北京·专题练习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

电影修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早期的电影以胶片为载体,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易出现褪色、撕裂、脏点、霉变、划痕、污染、脱色、闪烁、扭曲、丢帧等损伤。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并通过修复、降噪、补光、调色等技术,复原并优化原片的影音品质。这往往需要经过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等步骤,才能确保修复后的画面、声音等符合当年的创作意图。

经典电影为时代存照,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文化的脉动、艺术的巧思,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级电影胶片保存机构,有3万多部影片、60多万本胶片库存。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至今,每个重要时间段的电影都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国家的影像档案和民族记忆。

电影修复不仅意义重大,时间也很紧迫。据统计,自电影诞生至今,保存下来的拷贝仅为总数的10%左右。具体到我国,资料显示,从1905年到1949年,我国共生产超过3000部电影,但是拷贝保存下来的也仅有300部左右,现存的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不超过10部。如果不能尽快完成数字化修复,就有可能导致电影永久性丢失。让破损、模糊的老电影恢复原貌,给黑白片上色让其焕发光彩……电影修复让经典作品得以在数字时代获得重生,经典的力量得以穿越时空、生生不息。


根据材料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为图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022-10-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图文转换-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语文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2022九年级·北京·专题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对文物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2015年,文博系统首次开展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参与调查的533家文博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参与调查的2207人,近5年人均每年修复馆藏文物约15件。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人。因为 ,同时 ,所以

③培养文物修复人才不仅需要完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还需要在各级博物馆建立好“师承制”和“传帮带”等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重视文物修复基础知识的掌握。《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以“纺织品文物修复师”为例,要求必须掌握纺织材料、织物基本组织、服饰裁剪、织物染整工艺、纺织品清洁、手工缝纫等基础知识。


根据下列图表信息,结合上下文,填入材料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 ②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   ③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B.①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        ②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   ③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C.①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        ②待修复的文物极多   ③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D.①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 ②待修复的文物极多   ③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2022-10-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图文转换-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语文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