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7 道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无墙美育,天香墨道”公众号要展出“上虞必胜——上虞区中小学生抗疫美术作品”,想选一幅做封面画,请你从以下三幅中推荐一幅给编辑老师,并附上120字左右的推荐语,要说明画面内容及其寓意。
2024-01-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材料一

当前初中生心目中最喜欢的名人是谁?全国妇联发起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搜狐新闻


材料二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注释〕①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家,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绍兴人。

出塞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①徐锡麟:(1873-1907),近代民主革命家,绍兴人。
材料三

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都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六君子”对后世的主要影响有:(1)他们倡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2)他们掀起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他们引发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中国通史》


材料四

昨天,这张逆行照片在绍兴人的朋友圈传开。夕阳下,三人穿着防护服,背后都画着萌萌的卡通画,有警察,有医生,有社区干部,让人看着觉得温暖又感动。画的作者沈佳美医生说,创作初衷就是想让防护服在大家眼中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同时也是与抗疫一线的“战友”们互相鼓励、加油,坚定抗疫决心。

——《都市快报》2021年12月19日


1.某初中九年级某班想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原因来自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他们在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表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商定班会活动课主题为“当代仍需英雄主义”,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为透彻理解材料二,请你一起分析这两首诗。
《对酒》中“洒去犹能化碧涛”句和《出塞》中(1)“___________________”句都化用典故,辞近旨远。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2)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主义情感。
3.班主任邀请你担任本次班会活动课的主题发言人。请你通读四则材料,简述“当代仍需英雄主义”的原因。
2024-01-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当古诗遇见书画。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诗词积累卡
字体库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含弟》)
②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正莺儿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字体设计理由:_____

(1)根据积累,补全积累卡。
(2)从积累卡中任选一句,用恰当的字体表达诗句意境,并简述理由。
(3)从辛弃疾或苏轼的词中选择合适的词句作为下图的配文。
2023-12-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新闻社研学活动即将接近尾声,同学们组成研学小组做最后的研学总结。如果你是组长,请根据下图向组员说明倾听时的注意事项,以提高讨论的效率。
要求:条理清楚,文明沟通,要点突出,语言简练,80字左右。
2023-12-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初级中学等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你遇到一位外地游客,他不理解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的含义。请你借助杭州亚运会官方微博发布的资料,讲述给他听。不超过80字。
2023-12-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新闻小组”拟开展“寻访桂花之旅”采访活动,请帮助他们整理素材、制作成果,完成下面小题。

“寻访桂花之旅”采访活动


初拟提纲
时间2023.10.20—10.28地点杭州市
采访单位新闻小组采访对象工作人员,网友,热心市民
采访目的了解桂花在杭州人心里的地位,了解与桂花有关的活动,了解桂花对杭城经济发展的作用
采访方式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现场采访
[现场采访·赏桂]
整理素材
在“了解桂花在杭州人心里的地位”现场采访中,同学们采访了工作人员、街头市民等,记录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今年9月4日,杭州第一缕桂香花落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明星桂首开,全树15%的开花量,香气馥郁。明星桂被视为杭州桂花的先头兵,只要它一开,杭州人便知道秋天快来了。

近年来,杭州少儿公园这株“明星桂”的首次开花时间都被整理成了时间表——2022年第一次开花是9月3日,2021年第一次开花是8月20日……2013年,桂花首次开放是9月8日。


材料二:

2500年前,中国就开始种桂花,到了唐宋,桂花已经是“网红”了。古人赏桂的打开模式之一,是将桂花写入诗词之中。“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桂花被杭州人喜爱,后来成为杭州的市花,这段缘分也许从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已经开始了。


[资料搜索·摇桂]
在“寻找与桂花相关的趣味活动”资料搜索中,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三: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我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选自琦君《桂花雨》,有删减)


[问卷调查·评桂]
在“评点杭城桂花”问卷调查中,同学们收到了以下评论——
材料四:

网友“觉陇桂雨”:啊呀呀,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桂花一开,财神就来。今天光是“桂花藕粉”“桂花糖”“桂花糕”三样,就让我口袋满满。赞赞赞!

网友“豫南客”:今天在外面吃了大餐,胃胀得难受。喝了朋友送的杭州特产桂花茶“九曲红梅”,立马舒服了很多。看来这茶叶的确有解渴养胃、消食除腻的功效。

网友“小招喵”:这几天桂花开得真热烈啊!“桂花”,“桂子”“贵子”,希望我家孩子明年中考也能蟾宫折桂。

1.采访复盘时,同学们对采访问题进行筛选,其中不能达成采访目的的一项是(       
选项采访问题采访对象采访目的
A您知道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中的桂花元素有哪些吗?街头民众了解桂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您知道哪些和桂花相关的诗文?街头民众了解人们对桂花中蕴藏的人文情怀的熟悉程度
C您是否购买过与桂花有关的商品?街头民众了解桂花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A.AB.BC.C
2.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的奖牌名为“桂子”,其设计融入了桂花元素,请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3.采访过程中,萧湘看见博奥路边桂树花开满枝,桂香四溢。花下自然少不了成群结队的赏花人。有位游客正试图折断桂花的花枝。萧湘应该如何劝说游客呢?请帮萧湘设计劝说语,注意表达得体。
成果制作
4.整理、筛选好采访素材后,同学们完成了一篇新闻稿,请你为该新闻拟写标题。

      

自9月4日第一缕桂香花落杭州少年儿童公园后,近日,杭城桂花盛放,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而杭州人更是将这份妥帖的幸福感融入了市井生活。

选一方树荫,在桂花树下品茗看书。风吹过时,桂花飘落在书页上,打湿在茶汤里。回过神来,顿觉桂香悠悠。

或者跟着村民去摇桂花,更别有趣味。天蒙蒙亮,此时花朵尚未展开、香气尚未散逸,树下铺好塑料布,用竹竿往枝头轻轻一敲,便成了一阵馥郁香甜的桂花雨。

桂花不仅可观可闻,还能食用,这造就了杭州人“入秋”后更为隆重的仪式感——把桂花收集、筛选、清洗,搭配各具特色的糕点、茶叶、白糖等食材,创造出遍布街头巷尾的“桂花经济”。

金秋桂花,是杭州除西湖外又一张闪亮的名片。


5.同学们准备把新闻稿投稿,你认为投给下面哪份报刊采用率更高?请结合消息内容和刊物风格,说明你的理由。
※《浙江法制报》
板块:时事要闻,深度说法,公告天下,案卷评析。
※《每日商报》
板块:民企互访,杭商故事,财经观察。
※《都市快报》
板块:今日天气、短小“鲜”闻、韵味杭州、人气活动。
2023-12-0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小文完成了黑板报的设计配图,请你发挥想象,完成配文,字数100字左右。
2023-1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活动,校公众号将推出一期“劳动促成长,文明润校园——首届劳动周活动”的推文,请你参与。

谚语说得好:从悬崖上能采到奇花异草,从劳动中能学到精的手艺。劳动,可以培养我们一丝不gǒu     )的做事态度与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可以锤炼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质;劳动,也可以提升我们xián     )熟的技艺和尚美的情操。让我们在劳动中zhāng     )显价值,刻精彩!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一丝不gǒu(         )
(2)xián(         )
(3)zhāng(         )
(4)精________(A.shèn   B.zhàn)
(5)________(A.juān   B.jùn)

资料夹

【材料1】

热搜第一!教育部发文,9月正式实施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文件中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

7—9年级学生要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庭清洁、烹饪、居家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适当体验金工、木工、电子、陶艺、布艺等项目的劳动过程。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合作能力。

(节选自“澎湃新闻”)


【材料2:配文稿】

A.1028日晚,小语在家里认真地清洗着饭后的餐具。在此次学校要求的劳动实践中,他选择了日常生活劳动中常态化的任务。

B.你看! 小语正撸着袖子,娴熟地洗刷着餐具。他先将食物的残渣倒入分类垃圾桶,在水槽里倒上清洁剂,用抹布清洗好餐具,然后用水再次冲刷,完了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虽然这是小小的家务劳动,他还是认真细致地完成。

C.在此次学校要求的劳动实践中,小语选择了常态化的劳动活动——清洗餐具。劳动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应该主动分担起家里、学校里、或是社会上的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不仅贡献自己的力量,对自身的成长也有很大帮助。

写下你的留言
留言1:七点半上早读,八点半下晚自习,周六要上课,学生哪里来的时间做家务?
留言2:周一至周五每天打卡一次,打卡方式为提交一两张照片,配一句文字说明……
有些学校的劳动教育仅停留在拍照打卡阶段,反而增加了家长们的负担。
2.请你概括“资料夹”中【材料1】的新闻内容,作为“首届劳动周”推文的活动背景。
3.请你参考“资料夹”中【材料2】的内容,为“一次家务劳动实践”中图片选择一则配文稿,并说明理由。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次美食乐享活动”版块,你发现这篇新闻稿画线的内容不太妥当,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并修改。
(1)存在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发布后,作为小编的你,在后台收到两条留言。请参考“回复小贴士”,选择其中一条进行回复。

回复小贴士

1.考虑留言者的情绪。

2.针对留言内容有效回复。

3.提供合理建议。

2023-11-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余杭、富阳、临平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根据题目完成相关任务。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朝花夕拾》一书中与三张图片相关的篇名。
图1:________       图2:________     图3:__________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三幅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语言表达 | 困难(0.15) |
名校
10 . 人生的每个阶段自成风景。生活里的不如意,可以在漫画中被治愈,也可以用诗意抚平。我有漫画,你有诗吗?请发挥联想与创意,为中间的漫画配写2~4句小诗。

 

选自《小林漫画》

2023-11-09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