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51亿,19岁以下的网民占全体网民的19.4%,互联网向低龄段继续渗透。

青少年年龄小、阅历少,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高,对信息的真伪缺乏辨识能力,缺乏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遭遇网络安全问题时受到的伤害会更加严重。

结合以上材料,针对同学们在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主题班会】
(1)请你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活动主题。

在小组讨论中,宁宁同学认为,他的一个要好同学,因为整日沉迷网络,荒废了学业。可见,上网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远离网络。


【观点碰撞】
(2)你是否支持宁宁同学的观点?请说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携手同行】
(3)八(1)班准备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为题,向全校发出倡议,请你帮助撰写一份倡议书的提纲。
2 .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新闻解读】第一小组搜集了如下案例。

2021年10月6日,网络“名人”罗昌平就《长津湖》电影等话题,在微博上发帖侮辱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10月9日,检察机关立案调查,随后检察机关提请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追究罗昌平的刑事责任,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罗昌平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危害和影响及公益损害赔偿等民事侵权责任。

2022年5月5日,罗昌平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公开道歉。


(1)请解读案例体现出哪些相关所学法律知识?

【情况调查】第二小组在校内展开了上网情况的调查,数据如表。

调查项目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目的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进入过营业性网吧的
15小时以上10﹣15小时

学习

聊天

玩游戏

人数占比76%15%低于5%

18%

56%

20%37%
(2)为了让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请你以“倡导文明上网、抵御网络谣言”为题,写一份倡议书。

【活动在线】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希望多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更多地接触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老师在活动总结会中非常认可同学们的想法,并提出让同学们都踊跃参与。


(3)你认为学习小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外出社会实践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2-11-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1)为学习和宣传材料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内容,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帮忙拟定一个活动主题。
【学习模范】

2022年3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冲天鹏翅阔”表达了对顾诵芬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倾尽心血的无限敬仰。

顾诵芬对年轻人充满期待:“中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2)顾诵芬院士的期待启示我们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善用网络】

2022年8月2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在天津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怀进鹏指出,广大师生是网络空间的主力军,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创新者、维护者。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如何做一名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创新者、维护者?
2023-02-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一)班同学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组织开展“网络改变世界   恪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我思考】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图片:

(1)请你给以上三幅图片取一个共同的主题,并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我分析】

2021年9月16日泸州泸县发生6.0级地震,就在大家积极抗震救灾之际,泸州一网民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泸州地震市区全部震完了,泸州市区房子全倒了”等多条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举报,造成恶劣影响,泸州网警会同属地警方将造谣人员王某颀查获。


(2)如果你是一名校园法治小记者,请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为同学们写一段案情提醒。
【我践行】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2021年7月,国货品牌鸿星尔克为河南捐赠5000万元物资受到网友关注并引来“野性消费”,一些网民在宣泄激情之余,却跑到同行企业直播间中发布“逼捐”等攻击性言论,将正常经营的主播骂到痛哭离场。


(3)为避免成为网络暴民,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5 . 【盘点新法新规,传递法治声音】

材料一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始实施,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防火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点提炼。(至少3点)

材料二   “叮咚、叮咚”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李强同学携带的手机发出了响亮的声音,破坏了课堂的纪律,影响了同学的学习,打乱了老师的讲课。老师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将手机上交保管,李强拒绝上交。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同学甲:老师真爱管闲事,我们的手机想带到哪就带到哪,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是我们的权利。

同学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把它带进课堂来呀。因为……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2)请结合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乙续写理由。(至少两个不同角度)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公民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2023-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网络新空间,参与需理性】
八年级决定组织开展“网络新空间,参与需理性”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材料一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   12月24日22时许,郑家镇居民郑某某在个人抖音账号发布“完了,全完了,长武县确诊一例,泾阳县二例,还有旬邑县黑车拉回来一个阳性的,导致县城也封了”等疫情谣言,造成了群众恐慌和不良社会影响。郑某某在网络散布不实内容,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被旬邑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处罚。


(1)请你给以上三幅图片取一个共同的主题,并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请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为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写几点温馨提示。
2022-0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2019年10月20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某校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的贺信中指出,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互联网?请与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2019年11月4日,河南省商丘市网信办接网友举报称,网上有人传播“商丘高校5名学生遇害”的信息,此则消息在当地多个QQ群中广泛传播,引发部分在校学生的恐慌,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网友宋某某编造并散布“商丘高校5名学生遇害”等虚假信息,该谣言在互联网上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宋某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


(2)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全国首创的网络安全主题列车“安安号”在成都上线,“安安号”通过漫画、小故事等来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网络安全以更加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走近市民。


(3)请你为“安安号”设计一个网络安全“小贴士”。
2022-01-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展了“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立法我探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6封社会公众来信主要就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依据。

【立法我参与】

爱国主义教育法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也作出规定,例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设,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络信息和作品,开发、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法规制度要求落实到管网、办网、上网全过程中。

(2)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请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爱国我践行】

爱国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既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为此,八年级(1)班发出如下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爱国,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志!

八年级(1)班全休同学

20244

(3)请完成倡议书的内容。
2024-05-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文明上网,快乐成长】

某校开展“铸牢网络保护防火墙”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小乐同学收集到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2023年3月以来,在地方政策扶持、管理服务支持、网络流量加持下,“淄博烧烤”使得这一文旅IP热度不减,“淄博烧烤”相关话题点击量超13.8亿次。借此热度,当地文旅局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介绍淄博烧烤等文旅资源,传播了淄博特色文化,展现淄博文化魅力。网络直播吸引大量游客,烧烤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淄博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月旅游总收入近44亿,同比增长65%。

材料二   “单场直播打赏超过百万,幕后有高人,营造虚假人设,年龄已经快到40岁……”,一夜爆火的“挖呀挖黄老师”在流量和质疑汹涌而来的压力下,选择了回避,但各种传闻愈演愈烈……近日她又与随州曾都区文旅局长解伟携手,为随州美好乡村生活节打call,转型公益,引起网友热议。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网络作用的角度分析"淄博烧烤"火爆的原因。
(2)请你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挖呀挖黄老师”的一夜爆火和转型公益?

材料三   小明所在的班级打算在社区开展一次“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并向大家发出了如下倡议。

倡议书

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为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避免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我呼吁大家一起争做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网民”我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XXX

2023.11.9

(3)请你将上面倡议书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023-12-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走进社会,感悟生活

【畅所欲言】寒假期间,某中学为八年级学生设计寒假实践表:

寒假实践表

家人互帮互助: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劳动我在行:参加一次劳动体验。研学获新知:去陕西省博物馆进行探究活动。

对此,两位同学展开讨论:

参加这类活动只会耽误学习时间,毫无意义。

我不在意它有没有意义,我更在意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作业”?


(1)你赞同小丽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2)请你为小飞答疑解惑。

【新闻解读】某中学八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时政新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新闻

新闻解读

2022年7月13日,香洲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通告,3名人员因散布“珠海封城”涉疫情虚假信息,分别被处以行政拘留和行政罚款处罚。该案例警示我们,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府”推动下,各地官员放下身段架子,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受各界群众好评。这体现的网络作用是(请用一句话总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表所缺内容。
2023-09-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