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就水循环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研学活动。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开源措施开发新水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在禽畜饲养、厕所、垃圾和污水处理与城镇有较大差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并说出该项工程的主要作用。
(2)从降水、地势、植被等角度,简述能够使H环节增大的条件。
(3)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区域。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建设成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位于武汉城市圈的黄石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通过对矿山复垦种植,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打造以“天坑”为特色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下左图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产业结构统计图,下右图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结合材料一,说出上海在带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2)结合资料,简述2017年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3)有专家建议,黄石市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试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2023-04-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格致中学鼓山分校、铜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最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等破坏土壤行为。黑土土质疏松肥力高,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十倍,是世界公认的少数高肥力土壤之一。我国东北黑土开垦为耕地后,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我国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和粮食调出量就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

材料二图为东北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图。



(1)相比我国南方水稻集中产区,分析说明东北平原种植水稻的优势。
(2)针对材料中黑土利用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3)结合材料,为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杭河(大运河)历史上曾是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要道,公元1289年,运河改道途经山东省济宁市南旺镇。南旺是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被称为运河“脊梁”,这里过去时常断航,严重制约了南北方物资运输。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令宋礼等人疏浚运河,破解运河南旺段运输难题。

材料二:宋礼采纳了运河民夫白英的治水建议,先在大汶河上修建数村坝,后在戴村坝与南旺制高点之间开挖小汶河,两地直线距离仅30余千米,落差却达近14米。后又依据地势修建了马踏湖、蜀山湖、南旺湖等“水柜”,“水柜”与大运河、小汶河间均有水渠连通,水渠上设有水闸,此外还在大运河上建设了众多水闸。南旺分水枢纽以建坝、引汶、立柜、置闸等措施动态联动,使大运河航运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极大地促进了南北贸易往来,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

材料三:南旺分水枢纽示意图(图1)和大运河AB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1)分析南旺段大运河历史上经常断航的自然原因.
(2)推测小汶河开挖时将河道设置成多个S形弯曲的原因。
2022-12-21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押题卷20 古代水利-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长期比较稳定。据1982~2010年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祁吉线”东南半壁人口年均增长率1%左右,西北半壁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2%。西北半壁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缓解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向人口稀疏的西北地区大量移民。
(1)你认为该举措是否可行?为什么?
(2)针对“祁吉线”西北半壁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问题,今后发展的合理措施是什么?
2022-1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 人口与环境大单元作业设计

6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某省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据学者预测,该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之后到2030年将降至7437万人,下图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30年与2020年相比,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     
A.少儿人口占比增加B.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C.老年人口占比减少D.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
2.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A.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B.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C.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D.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2023-02-16更新 | 4973次组卷 | 19卷引用:专题08 人口-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绿色发展概念源自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生态优先,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衡量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引入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以绿色发展为一级指标,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生态贡献、能源结构、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污染防治)为二、三级指标。下图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数及二级指标发展变化状况。

材料二:下表为2020年长江流域部分省区绿色发展一级、二级指标指数及排名

地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指数排名指数排名指数排名指数排名
上海83.5161.3496.6299.92
安徽65.31634.62080.31891.210
西藏45.03064.4132.73131.531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中一二级指数发展变化特征。
(2)指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资源利用指数和环境保护指数较高,试分析原因。
(4)针对西藏绿色发展指数偏低特征,请你对提高西藏绿色发展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5)简述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绿色高水平发展的主要措施。
2023-01-18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栽种柑橘的历史悠久,晋《蜀都赋》中有“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的描述。蒲江县位于北纬30°附近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多在500~800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为紫色土,肥力较高,该地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清澈,无污染。

材料二:近年来,蒲江县培育出了适应蒲江地理环境的优质柑橘品种。因其外观丑陋,皮肤粗糙,被称为“蒲江丑柑”(下图)。蒲江丑柑生长周期较长,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然后采用“留树保鲜”技术,呈现花果同树的美景,到第二年春天上市,形成了错峰上市的优势。近年来当地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丑柑比重不断上升。



(1)简述蒲江县种植丑柑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为扩大丑柑市场销售量,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请你为进一步提高丑柑种植收益并促进丑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9 . 据相关数据可知,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为倒金字塔型,预测到202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的数量将降低到7.41万,比2019年降低了1.73万。下图为2011—201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数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新生儿数量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上升B.外来人口迁入
C.经济快速增长D.生育政策调整
2.针对上海市目前的人口结构,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①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③减轻育龄家庭养老负担④延长退休年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12-29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地理试题(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开源措施开发新水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就水循环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研学。


(1)研学发现集雨可明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该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以城市化建设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至少三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