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

(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
(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3-28更新 | 6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图5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部,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构造运动活跃区。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为洪积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形与构造基础。全新世时期,大青山地区气候经历了冷干—暖湿—暖干的变化,地壳运动经历了较强—弱—较弱的强度变化。大型季节性洪水在大青山山口流出后形成三期洪积扇。期洪积扇形成于全新世早期,规模最大。期洪积扇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规模比期小。期洪积扇形成于全新世晚期,零散地分布在大青山山前,整体规模最小。下图为大青山洪积扇示意图。

(1)根据洪积扇的成因推测大青山洪积扇形成时期降水特点。
(2)与Ⅱ期洪积扇相比,分析I期洪积扇规模较大的原因。
(3)Ⅲ期洪积扇规模有大有小,指出其影响因素。
(4)说明Ⅲ期洪积扇零散分布的原因。
2022-03-30更新 | 7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在陕北地区,分布有很多由黄土和红色砂岩构成的地貌景观,谷底宽数米,两侧崖壁高达十几米,千姿百态。下图为延安市安塞区黄土覆盖的砂岩天生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     
A.岩层被水平挤压B.地壳反复地升降
C.地势较高的高原D.地势较低的盆地
2.形成天生桥地貌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为(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一-风力侵蚀
C.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一流水侵蚀D.沉积作用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
2022-02-17更新 | 6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流主航道多位于河流深水区,下图中左图为落叶阔叶林林区某河段流向示意图,右图为该河弯道处航道中心线上甲点的多年移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右图信息推断该河段河流流向为(     
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先向东再向南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D.先向南再向西
2.图示地区河道发生弯曲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A.地转偏向力B.河岸岩性差异C.河流含沙量D.流域降水差异
3.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水能资源丰富C.河流含沙量较小D.河流有结冰期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其形成受河流与湖泊的共同作用)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地壳升降B.湖泊水位
C.流域内植被D.河流输沙量
2.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
A.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B.湖泊面积更小
C.沉积体坡面更加和缓D.沉积时间更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