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图为北京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热点地区碳排放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从1995﹣2015年碳排放源(     
A.工业排放占比下降B.居民生活排放数量增加
C.远郊区比城区工业排放占比下降快D.房山区建筑排放降幅明显
2.为了促进北京绿色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A.大量高科技工厂外迁B.增加私家车出行
C.限制公共设施发展D.严格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
2022-07-3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
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0-20更新 | 5202次组卷 | 45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通过某些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零排放”。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量,最可能引起下列地理界线发生变化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的生长边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的界线向高纬度推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7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面图分别是196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图、196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图、1870-2015年世界碳排放累计贡献率变化统计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以全球变暖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据图说明提出该原则的依据。
(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列举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的行动。
2021-07-06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回答,“碳中和”(     

①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有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②可通过使用脱硫煤、增加污水处理效率等实现③能推动绿色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④能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下图)。



(1)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
(2)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目标,请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021-04-12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1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
7 . 在过去35年里,北极(9月)存在时间超过四年的海冰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某校地理研学小组查阅资料,获取相关数据,下表为北极(9月)存在时间超过四年的海冰面积变化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9841989199419992004200920142019
百万km22.112.251.902.101.350.650.450.08
(1)绘制折线图,说出北极(9月)存在时间超过四年的海冰面积变化趋势。
(2)简述该变化对北极地区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列举减缓该现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1-02-20更新 | 28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地理试题

8 .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2.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D.阶段性
3.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06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