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2年9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格陵兰岛西北部,一个巨大的冰山正在逐渐瓦解。这个巨大的冰山名为PG2012,原先是皮特曼冰川(Peterman Glacier)的一部分,但是在今年7月中旬和母体分离开来。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

材料二 2012年7月4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上百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23-06-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cm的底土放置在0~15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是( )
A.植被吸收增多B.土质更加疏松C.有机质积累增多D.淋溶作用较强
2.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
3.该牧场推行“倒置耕作”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抑制杂草生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96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工制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
2.依据整体性原理,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理由不可能是(     
A.会影响生物多样性B.会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C.会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D.会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2022-02-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21年6月底以来,在北美大陆西北部地区上空高温天气几乎盘踞不动,向北移动也相当缓慢,其上空形成了一个千年一遇的“热穹顶”,它就像一个罩子一样,几乎盖住了北美大陆的西北部地区,使得热空气被围于此,热浪无法消散,气象学上也称“热罩”。这一“热穹顶”问题,导致了北美大陆地区多地连日高温,给当地社会带来了许多的危害。下图示意2021年6月底以来北美大陆地区“热穹顶”位置(图中箭头表示气流)。



(1)分析北美大陆地区“热穹顶”的形成原因。
(2)说明北美大陆地区“热穹顶”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3)简述针对北美大陆地区“热穹顶”问题应采取的根本措施。
2021-12-08更新 | 4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强度是指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排放的CO2量,其大小反应CO2减排效率的高低。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A.中部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京津地区D.北部沿海地区
2.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     
A.经济发达B.工业结构轻型C.气候变化不明显D.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展现了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响应。

材料二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下图为该产业园位置周边地区示意图及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1)分析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
(2)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
(3)海上风电项目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请列举实现该目标的其他措施。
2021-06-01更新 | 4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A.采掘业B.制造业C.零售业D.金融业
2.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是(     
①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降低能耗,减缓经济增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逐渐升高。下图示意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②大规模毁坏森林
③人口激增,呼出CO2增多 ④火山喷发,释放大量CO2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为减缓二氧化碳增多趋势,以下的做法可行的是(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开展植树造林   ③开发新型能源
④开发节电技术   ⑤发展电子商务   ⑥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2021-04-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预计到2100年全球将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符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影响是(    )
A.海平面下降B.灾害性天气频发
C.各地农作物减产D.气候更加干旱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直接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开发利用无污染的能源
C.大力营建林业生态工程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