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22日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提出了“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双碳目标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60年后,左图所示①一④四中辐射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问题是(     
A.温室效应B.森林锐减C.暖冬天气D.洪涝灾害
2022-0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达峰是指某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然后开始平缓波动,再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 等措施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碳达峰是基础,碳中和则是低碳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个地区何时达到碳排放峰值,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增速超过4%时,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加。1991年,英国最早实现碳 达峰。图1示意1984年英国产业结构。

北京市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市,2020年实现了碳达峰的目标。北京市提出了2022年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市联合河北省政府形成合力,如北京、张家口计划分别造林69万亩、50万亩,并形成电力(光电、风电)交易机制,场馆的建设绿色低碳,北京冬奥会将力争实现碳中和。图2示意北京市碳排放趋势预测,下表示意碳达峰时主要经济社会发 展指标比较(北京与发达国家)。


碳达峰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较(北京与发达国家)

主要指标

城镇化水平

(工业化后期)

经济

增速

人均GDP

(单位:美元)

第三产业

人口总数

发达国家

>75%

<3%

>2万

>65%

达峰之后不再增加

北京

2016年

86.5%

6.7%

1.7万

80.3%

2172.9万

2020年

87%

6.5%

2.1万

85%

2300万


北京冬奥会力争实现碳中和,请为其绿色办奥提出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2022-02-13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3 . 碳强度是指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排放的CO2量,其大小反应CO2减排效率的高低。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A.中部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京津地区D.北部沿海地区
2.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     
A.经济发达B.工业结构轻型C.气候变化不明显D.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4 .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边界(下图),东西延绵120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每年大概缩减3%的冰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山脉是由(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2.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缩减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减少B.人类活动C.全球变暖D.火山活动
3.防止阿尔卑斯山冰川继续消融的措施,需要全球各地(     
A.关闭所有高耗能工厂B.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
C.封山育林,禁止砍树D.减少空调的使用
2021-07-19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2月,南极某科考站附近出现了大面积“西瓜雪”现象。“西瓜雪”是一种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瓜雪”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2.导致大面积“西瓜雪”出现的现象还有可能导致(     
A.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B.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淡水量增加
3.为了预防上述现象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高、加固海堤提高防洪能力                           ②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
③把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居民全部迁往内陆              ④整治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1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下图为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2~2012年间,我国碳排放(     
A.增量在持续增加B.增量在波动下降
C.总量呈上升趋势D.总量在不断减少
2.导致1992~2012年间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B.技术进步C.能源结构D.政策控制

7 . 2018年10月,联合国下设专门机构发布了一份针对人类面临的某一环境问题的评估报告。下表是报告中对2100年前后全球环境的部分预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键词预测结果
全球28%的人口可能遭受极端热浪事件影响
水资源全球4亿余城市人口将暴露在严重的干旱缺水环境中
极端天气极端暴雨影响下的洪涝灾害发生风险上升170%
珊瑚全球100%的海洋珊瑚礁发生白化(死亡)
1.该评估报告所针对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空洞D.全球气候变暖
2.为规避极端热浪事件伤害,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减少使用塑料制品②改良建筑材料与结构
③调整工作与外出时间④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降温装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3-10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五中、九中、十中等16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预计到2100年全球将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符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影响是(    )
A.海平面下降B.灾害性天气频发
C.各地农作物减产D.气候更加干旱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直接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开发利用无污染的能源
C.大力营建林业生态工程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