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A.海平面上升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有(     
①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②保护并增加森林面积③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④大力开采石油资源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8-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目前,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 . 2021年6月末以来,伴随着千年一遇的“热穹顶”袭击北美西北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区域,都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很多地方更是高温直接飙升到将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加拿大数百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仍然不断攀升。据材料和热穹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热穹顶”现象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形成的成因(     
A.高空中热空气不断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不断积聚和吸收地面辐射而快速升温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的保温效果明显
C.冷热空气间形成隔热层,罩住热空气,使得热空气在隔热罩下不断集聚,热量难以消散
D.热高气压在区域上空停滞不动,不断排斥冷空气,压缩并吸收低空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
2.针对北美国家经历的高温天气及其影响,人类应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A.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避难场所
B.提升各国的供电系统负荷,优化电力调配机制
C.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D.加强社会保障机制,提高人类抵御高温天气能力
4 . 读北极海冰范围变化图,回答问题。

缓解北极海冰范围进一步变化的对策有(     
①提倡绿色出行   ②加快产业升级   ③植树造林   ④发展低碳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8-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到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实现碳中和(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被各种方式抵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A.电子产业B.服装产业C.机械工业D.食品工业
2.有利于我国按时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②节能减排,缩小工业规模
③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①开发清洁技术 ②缩小工业规模 ③参与植树造林 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C.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D.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021-04-25更新 | 20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长春希望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3.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2021-04-19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8 . 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的景观反映了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     )
A.②B.③C.④D.⑤
2.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     )
A.②③B.①④C.④⑤D.②⑤
2020-05-30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