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图1                                             图2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城市体系网络系统和城市群系统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航空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尺度下客运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以及国家、区域间交流的主要载体。其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其在国家城市体系中所处的等级。下图示意2018年中国航空网络机场节点及航线分布。从机场空间分布特征(图a)来看,2018年机场数量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与10年前的东中西递减格局相异;全国运营航线的空间分布格局(图b)大体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西部差异明显。

(1)指出机场节点对外联系度与城市等级和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分布特点。
(2)说明西部地区机场节点与10年前分布格局相异的原因。
(3)分析全国运营航线的空间分布格局东西差异的具体表现。
(4)从全国航空运营航线分布格局的不均衡性角度,解释东西部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和集聚,城乡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出现新的特征。H因煤而兴、缘煤而建,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已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H市经济由·矿。乡相对独立发展逐步转变为··乡融合发展,其城乡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H市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H市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2.③阶段时,H市(     
A.城乡土地利用较为粗放B.区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煤炭产业占据主导地位D.城乡之间经济联系较少
3.该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条件是(     
①人口规模变大②产业结构调整③煤炭需求扩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 . 伴随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得到快速发展,其功能的完善性、独立性使之具备城市特性,形成“类城市体”,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后郊区化。研究表明,目前上海正逐步进入后郊区化阶段。下图示意1949年至今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向通勤指居住在郊区、工作在中心城区的通勤,反之称为逆向通勤。图中正向通勤和逆向通勤最突出的分别是(     
A.阶段二、阶段三B.阶段二、阶段一
C.阶段三、阶段二D.阶段三、阶段一
2.与近郊区相比,上海市远郊区更易成为功能复合完善的“类城市体”,主要原因是(     
A.对周边城市辐射更强B.生产成本低廉
C.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小D.劳动力数量多
2023-12-27更新 | 93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0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高地,高校技术转移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国长期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下图示意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演化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高校技术转移强度呈负相关的是(     
A.高校科研经费投入B.高校等级C.城市吸收能力D.空间距离
2.下列城市之间,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最可能发生在(     
①北京—上海②南京—苏州③沈阳—昆明④西宁—乌鲁木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高校等级和城市吸收能力对高校技术转移强度的影响向不同方向变化,为提高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吸收能力,最应该(     
A.继续巩固优势高校地位B.不断培育高等级高校
C.推动城市科技产业发展D.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湾有著名的“牵牛花云”景观。“牵牛花云”形成于海上,呈有序线状排列,在早晨伴随着朝霞向陆地移动,上午到达陆地上空。在伯克敦观测表明,该地区干季时很少见到“牵牛花云”登陆的现象。图1为澳大利亚略图。图2为“牵牛花云”景观。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南北绵延约2011公里,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1)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地区大城市较少的原因。
(2)简析澳大利亚西部的高原低矮、平坦的原因。
(3)分析干季不易出现“牵牛花云”登陆现象的原因。
2023-11-09更新 | 5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金庄村梯田位于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之中,当地人通过数百年的时间创造出了独特的石堰梯田,所谓石堰,就是用石头垒砌的梯田田埂。为了克服当地石厚土薄且少水多坡地的自然环境,勤劳智慧的农民在修筑梯田时先把乱石铺到下层,上层敷土,一般不薄于五寸,在田埂上种植花椒树,套种黑枣、核桃等经济作物。石堰梯田多坐落在村落上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地形和石堰梯田景观。



   
(1)根据气候条件判断王金庄石堰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类型,并说明理由。
(2)说明王金庄石堰梯田“下层铺石,表层敷土”和“田埂种植花椒树”构筑方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3)分析王金庄石堰梯田多坐落在村庄上方的原因。
(4)请你为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人口和产业的活动带来了不小的碳排放。我国在2015年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之后做出实际的减排行动,在后续几年继续实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1)区域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往往有极强的虹吸效应,简述其发生虹吸效应的优势条件。
(2)指出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请你就我国如何实现碳达峰提出自己的建议。

9 . 成熟的都市圈一般要经历5个空间扩展阶段(如下图所示),即由单一的空间组织结构向多极空间组织结构发展。当前,世界部分都市圈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人口、产业大量外流,导致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都市圈5个空间扩展阶段中(     
A.强核时期城市辐射功能最强B.渗透导致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交通的发展加快布网的形成D.融合阶段各城市的产业趋同
2.都市圈“空心化”现象常出现在(     
A.渗透阶段B.布网阶段C.连接阶段D.融合阶段
3.我国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为防止中心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可以(     
A.加快卫星城的建设B.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C.提高城市地价水平D.减少城市人口流动
2023-08-15更新 | 53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米、绥、横、靖”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如下图)。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许零散的村落,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为支撑。目前,园区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房地产、商业房地产的开发,远期还将进行住宅房地产的开发。截至2014年,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该园区。


      
(1)从土地角度说明莱基自贸区选址的优越条件。
(2)分析莱基自贸区内石油化工区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莱基自贸区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意义。
(4)简述莱基自贸区定位为卫星城对拉各斯及当地村落发展的作用。
2023-07-22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