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从某含有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为铁,试剂b为稀硫酸
B.加入试剂a过程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后,说明溶液中已经反应完全
C.试剂c可为溶液,相应的反应为
D.溶液W可作“腐蚀液”腐蚀覆铜板
2023-01-07更新 | 145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W是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AB2型化合物。
(1)若W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所制得的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则W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W溶液,往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往上层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①W溶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W与足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W是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均含18个电子,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①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1mol W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4)若A、B是同主族元素,W溶于水生成一种二元弱酸。
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常温下W为气体,W所形成的二元弱酸溶液中,含A元素的某微粒占所有含A元素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二元弱酸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lgKa1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元素的周期序数是B元素的两倍,W的水溶液被双氧水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6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欲探究反应2Fe2++I22Fe3++2I,完成如下实验:
资料:AgI是黄色固体,不溶于稀硝酸。新制的AgI见光会少量分解。

(1)Ⅰ、Ⅱ均未检出Fe3+,检验Ⅱ中有无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___
(2)Ⅲ中的黄色浑浊是__
(3)经检验,Ⅱ→Ⅲ的过程中产生了Fe3+
①对Fe3+产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a: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b: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c:___
假设d:该条件下,I2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假设d成立。Ⅱ→Ⅲ的过程中I2溶液氧化Fe2+的原因是___
(4)经检验,Ⅳ中灰黑色浑浊中含有AgI和Ag。
①验证灰黑色浑浊含有Ag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洗净后的灰黑色固体,___
②为探究Ⅲ→Ⅳ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原因,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向1mL0.1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AgNO3溶液,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无变化。测定溶液中Ag+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

实验2:实验开始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重复实验1,实验结果与实验1相同。
ⅰ.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ⅱ.Ⅳ中迅速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
2019-11-22更新 | 9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2019-01-30更新 | 561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2卷精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请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表2 化学试剂价格表
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试剂价格(元/吨)
Fe(OH)32.73.7漂液(含25.2% NaClO)450
Fe(OH)27.69.6双氧水(含30% H2O22400
Mn(OH)28.39.8烧碱(含98% NaOH)2100
Mg(OH)210.011.1纯碱(含99.5% Na2CO3600
(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从表2中选择)是___而不是双氧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加入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③中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物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试剂Y(从表2中选择)应该是________
(4)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⑥,则沉淀物C必需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2016-12-09更新 | 6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1 0.1mol/L的KI溶液,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已知:2Fe3++2I-=I2+2Fe2+) Ⅱ.继续加入2ml 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I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Ⅱ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Fe(SCN)3在乙醚中与在水中呈现的颜色相同;
信息二:Fe3+可与[Fe(CN)6] 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黄色)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ⅰ.请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 验 操 作现 象 和 结 论
步骤一: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滴K4[Fe(CN)6]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成立;
步骤二:往探究Ⅲ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ⅱ.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