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硫酸及其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氨水、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后经催化氧化,可得到某些硫酸盐。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分布如图1所示。

已知:室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水吸收。向氨水中通入过量,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当通入至溶液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水悬浊液吸收。向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在开始吸收的40min内,吸收率、溶液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如图2),溶液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也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该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若增大气体流速,会使的吸收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催化氧化。其他条件相同时,调节吸收得到溶液的在4.5~6.5范围内,该范围内越低生成速率越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溶液的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 油画的白色燃料中曾含二价铅盐,二价铅盐经过长时间空气(含有微量H2S)的侵蚀,生成PbS而变黑。可用一定量的H2O2溶液擦铁修复。完成下列填空:
(1)H2O2与PbS反应生成PbSO4的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PbSO4的悬浊液中滴加一定量的CH3COONH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变为澄清,有弱电解质生成,该弱电解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当PbSO4和CH3COONH4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___________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H2S为二元弱酸,向Na2S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生成FeS沉淀,还可能生成白色沉淀,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很快变为红褐色,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200mLH2S溶液中缓慢通入SO2,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生成S的物质的量与通入S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H2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从开始通SO2至饱和,再继续通一段时间,整个过程中c(H+)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3 .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2)向Na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3)向1Llmol/L的NH4Al(SO4)2溶液中滴加2L等浓度的Ba(OH)2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4)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碱性明显增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5)利用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6)Fe的一种含氧酸根FeO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2021-12-0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泉州实验中学、惠安一中、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21-2022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溶液中含有、Na+、Cl-、K+等八种离子,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则:
(1)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
(2)离子浓度减小的是___________
(3)离子浓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
(4)其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有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1-11-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农作物、腐蚀建筑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SO2、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研究SO2、NOx等对减少酸雨,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是指pH_______的雨水。
(2)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①;②;③_______
(3)SO2主要是煤、石油等燃烧产生,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下列有效措施:
①在含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起到固硫的作用,燃烧过程中,硫元素转化成其最高价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再氧化成来脱除烟气中的SO2,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 . (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O2氧化H2S。随着参加反应的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利用废铁屑制备聚合硫酸铁的过程中,需要向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氧化Fe2,最合适的是________
(3)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NH3在催化剂条件下还原NO2生成N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资料显示: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I-,反应为+5I-+6H+=3I2+3H2O。为探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甲同学向过量的KIO3酸性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并加入两滴淀粉溶液:开始时无明显现象,t秒后溶液突然变为蓝色。
(1)甲同学对这一现象做出如下假设:t秒前生成了I2,但由于存在Na2SO3,I2被消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的还原性________I-(填“>”“=”或“<”)。
(2)为验证他的猜想,甲同学向反应后的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___,蓝色迅速消失,随后再次变蓝。
(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研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反应的过程。

①甲同学在b电极附近的溶液中检测出了
②刚开始放电时,a电极附近溶液未变蓝;取出a电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溶液变蓝。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________
③放电一段时间后,a电极附近溶液短暂出现蓝色,随即消失,重复多次后,蓝色不再褪去。电流表显示电路中时而出现电流,时而归零,最终电流消失。电流表短暂归零的原因是_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a电极附近蓝色不再褪去时,尚未完全氧化
b. a电极附近短暂出现蓝色,随即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I2还原
c. 电流消失后,向b电极附近加入过量Na2SO3溶液,重新产生电流,a电极附近蓝色褪去
2020-11-30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8 . 化学还原法是处理含Cr2O的工业废水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还原”和“沉淀”两步:
Cr2OCr3+Cr(OH)3
已知:①Na2S2O5+H2O=2NaHSO3
②“COD”是指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样中较强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多少。水中还原性物质越少,则COD越低,表明水质污染程度越小。
(1)取含Cr2O的工业废水,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向每个水样中分别加一定量的FeSO4、NaHSO3,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Ca(OH)2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6价Cr的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请写出NaHSO3与Cr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分析比较亚铁盐和亚硫酸盐去除+6价Cr的效果。
Ⅰ.亚铁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6价Cr的去除效果优于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亚硫酸盐则相反;
Ⅱ.___
(2)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处理废水后,可能会使废水中的COD增大。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中铬元素不同质量比的情况下,加H2SO4与未加H2SO4处理含铬废水后其COD对比变化如图-2所示。

①未加H2SO4时,随着Na2S2O5质量增大,废水COD增大的原因是___
②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加H2SO4时,与未加H2SO4相比,废水COD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
(3)三价铬[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随pH的变化如图-3所示,为尽可能除去铬元素实现达标排放,沉淀过程中pH要控制在___;若pH过高,溶液中残留铬量增大,其原因为___
2020-11-19更新 | 48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