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中国疾控中心研发的“-18℃低温消毒剂”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通过以下原理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取二氯异氰尿酸钠。

尿素三聚氰酸二氯异氰尿酸钠
已知:实验室常用高浓度的NaClO溶液和固体,在10℃时反应制备二氧异氰尿酸钠,主要发生反应:
(1)大小:_______(填“>”“<”或“=”),氯化铵的阳离子VSEPR模型为_______;三聚氰酸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2)制备高浓度NaClO溶液:
①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制备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为提高B中NaOH的利用率,需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可行方法是_______(一种即可)。
(3)制备二氧异氰尿酸钠:
待装置B中出现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现象时,可由三颈烧瓶进料口加入固体,反应过程中仍需不断通入的理由是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温度过高,pH值过低,会生成,写出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室测定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中有效氯的原理如下:



准确称取m g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所配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稀和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用c mol⋅L 标准溶液滴定,滴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有效氯含量)。
2 .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并对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Ⅰ:制备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A中反应时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为了避免对后续实验的干扰,可以在A的后面加一个装有___________的洗气瓶。
实验Ⅱ:探究与银盐反应

在装置C中先后使用同浓度同体积不同情况的溶液(①已预先煮沸,②未预先煮沸),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流速一致,两次实验分别得到如图图:

(4)C装置中覆盖食用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分析图,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Ⅱ:探究与新制悬浊液的反应

在试管中滴加溶液和溶液混合,持续通入,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蓝色。
(6)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无色),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
①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参考如下实验方案填写表格:

填写下表空格:
试剂1___________试剂2蒸馏水
现象1___________现象2___________
2023-03-2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3 .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I.某实验小组计划使用与浓盐酸制备并收集少量,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 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
(3)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观察到装置E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
II.实验室中可以利用碱熔法来制备晶体,其步骤如下所示:

①碱熔:在铁制坩埚中将一定量的的混合物用酒精喷灯加热至熔化后,向其中逐步加入粉末并用铁棒搅拌,待加热至5分钟时关闭酒精喷灯,冷却到室温后可见坩埚中存在墨绿色的块状固体,其中主要成分为
②水浸:将坩埚中的块状固体转移至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
③歧化:向所得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促使歧化为
④过滤:除去溶液中的不溶性物质。
⑤操作X: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____、干燥。
(4)高温条件下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加快水浸时固体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两条)。
(5)操作X中空缺的内容为_______;使用恒温烘箱对所得的晶体进行干燥时,仪器内部温度一般不宜超过120 ℃,这是由于_______
4 . 我国C919大飞机制造过程中用到的某些新型材料是以氯化亚铜作催化剂制备的。氯化亚铜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硫酸,露置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用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氯化钠制备氯化亚铜。

(1)装置A是制备二氧化硫的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C中主要发生了两个反应,通入二氧化硫前,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混合溶液;将通入上述溶液中,转化为沉淀和茶褐色的溶液,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4)在无氧的条件下,向三颈烧瓶中加水稀释,会完全水解转化为沉淀,完全沉淀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5)完全反应后,倾出清液,抽滤出沉淀,沉淀依次用水、无水乙醇洗涤多次,干燥得白色粉末固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以碳棒为电极电解溶液也可得到。写出电解溶液后的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
2022-12-23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某种制备方法如下:

(1)“操作Ⅰ”包括加热煮沸、冷却、过滤、洗涤、检验,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需在“操作Ⅱ”加入,为防止加入时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喷溅,应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
(3)“操作Ⅲ”为水浴加热(80~85℃),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系列操作”后,得到二草酸合铜酸钾晶体。溶液的浓缩程度及冷却速度对配合物晶型有影响。急速冷却得到灰蓝色针状晶体,常温缓慢冷却得到深蓝色片状晶体,两种晶体的红外光谱图如图,由图可知,两种晶型的晶体成分均为二草酸合铜酸钾晶体,依据是___________

(5)探究二草酸合铜酸钾晶体热分解产物的装置如下:

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B、G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D无明显现象;F中固体变为红色;实验结束后,取A中残留物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得到砖红色沉淀和无色溶液,通过实验证明无色溶液中含有,砖红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产生蓝色溶液且有红色固体生成。据此写出二草酸合铜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A中放入提纯后的晶体35.4g,完全分解后,充分反应,测得F中固体质量减少2.4g,则___________
2023-04-23更新 | 5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仿真考试化学试题
6 . 钴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其中三氯化六氨合(III){[Co(NH3)6]C13}(M=267.5g/mol),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实验室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以H2O2作氧化剂氧化CoC12的方法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
已知:①钴单质在300℃以上易被氧气氧化,CoC12易潮解。②Co2+不易被氧化,Co3+具有强氧化性;[Co(NH3)6]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NH3)6]3+性质稳定。
I.CoC12的制备。

(1)B装置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连接仪器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时,要先加入浓盐酸,使B装置中开始生成氯气,待_______(填现象)时,再加热A装置,目的是_______
II.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制备。

①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活性炭、CoCl2和NH4Cl溶液,然后滴加稍过量的浓氨水;
②冷水浴冷却至10℃以下,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不断搅拌;
③转移至60℃水浴中,恒温加热同时缓慢搅拌;
④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得三氯化六氨合钴(III){[Co(NH3)6]Cl3)粗产品。
(5)D装置中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纯度测定。
(6)称取mg粗产品与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混合煅烧得氧化钴→将氧化钴用稀硫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纯度为_______(写出表达式)。
a.向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C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Co2+),充分反应
b.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
c.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d.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产物为)
7 . 二氧化氯(ClO2)是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1)ClO2性质活泼,气体及水溶液均不能稳定存在,使用时需现场制备或用稳定剂吸收、转化。用将ClO2转化为,的反应装置如图1,已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温度高于60℃时分解生成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实验时吸收液中的物料比小于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原因可能是_______;为提高吸收率,在不改变吸收液的物料比的条件下,可以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用处理过的饮用水常含有一定量的,饮用水中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还原为的转化率与溶液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生成的用标准溶液滴定:

滴定过程为: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碘量瓶中,调节水样的,加入足量的晶体,充分反应后,用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溶液,滴定至第一次终点,消耗溶液;调节溶液的pH≤2.0,继续用溶液滴定至第二次终点,消耗溶液
①写出当pH≤2.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两次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根据上述数据,测得该水样中的浓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③滴定所用碘量瓶(如图3,瓶口为喇叭形,磨口玻璃塞与瓶口间可形成一圈水槽),加入水样和KI晶体后,盖上磨口塞并加蒸馏水液封,滴定前打开瓶塞,让水流下,并用少量水冲洗瓶塞和内壁,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图4为新型电极材料电解食盐水制取ClO2和烧碱的装置示意图。则A极为______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04-14更新 | 107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 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通入N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4)①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2O5 B.无水CaCl2 C.碱石灰        D.浓硫酸
②如果取消C装置,D中固体产物除NaNO2外,可能含有的副产物有________ 写化学式)。
(5)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将1.56g 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__g。
2020-03-0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C+2H2SO4(浓)CO2+2SO2↑+2H2O)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 . 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当有少量通过后,观察到装置C中现象为_______
(3)当持续通过时,装置D中现象为_______
(4)若要证明无漂白性,则必须在装置_______(填字母)之前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ClO2是高效水处理剂,用NaClO2与NCl3反应可以制得ClO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
_______NaClO2+_______NCl3+_______H2O→ _______ClO2↑+_______NH3↑+_______NaCl+_______
2022-10-25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