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氨的还原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1 .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氮气和金属铜,用下面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A中装有的NH4Cl和Ca(OH)2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aCl2、NH3和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
(2)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
2022-11-24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2020版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第二单元 重要含氮化工原料课后习题
2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Fe Fe2O3 Fe2(SO4)3B.SSO3H2SO4
C.SO2H2SO3 H2SO4D.NH3NOHNO3
2021-11-23更新 | 45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单元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NaHCO3Na2CO3NaOH     
②CaCO3CaOCaSiO3
③NH3 NO HNO3

⑤SSO3H2SO4
A.有2项能实现B.有3项能实现
C.有4项能实现D.以上转化均不能实现
2021-11-22更新 | 476次组卷 | 3卷引用:3.3 氮的循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 某实验小组探究氨气与氯气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在常温常压下将氨气收集在薄膜保鲜袋(无弹性)中,氯气收集在反应管中,关闭K。如图连接好装置,将氨气压入反应管,充分反应后打开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原理可应用于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B.反应开始后,薄膜保鲜袋逐渐被吸入反应管中
C.打开K后,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入反应管
D.反应过程中,反应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有白烟生成
2021-11-19更新 | 620次组卷 | 3卷引用:3.3 氮的循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NO和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的处理。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分解。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的处理。已除去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
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如图是某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图,图中显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肥料B.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D.B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
2020-09-23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8 . 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D.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9 .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
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2020-06-11更新 | 415次组卷 | 17卷引用:7.3.1 铵盐的性质 练习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无水CaCl2可用于吸收氨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NaOH溶液
B.装置③中气体呈红棕色
C.装置④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HNO3生成
D.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