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M=491g/mol)是一种感光剂和高效的污水处理剂。
I.某研究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K3[Fe(C2O4)3]·3H2O加热后会分解产生CO和CO2,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

(1)C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D中澄清石灰水作用为___________
(2)证明有CO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该装置还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
II.制备K3[Fe(C2O4)3]·3H2O的途径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a.K3[Fe(C2O4)3]·3H2O对光敏感,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b.很多草酸盐(例如CaC2O4、BaC2O4)难溶于水,但能溶解于稀硝酸。
(4)步骤③中,控制水浴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为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的同学对K3[Fe(C2O4)3]组成有两种看法,分别为:
甲同学:K3[Fe(C2O4)3]由K+、Fe3+构成;
乙同学:K3[Fe(C2O4)3]由K+、[Fe(C2O4)3]3-构成。
请设计实验,验证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_
(6)K3[Fe(C2O4)3]联合H2O2体系可用于降解染料,一定浓度的该混合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降解刚果红的效率如图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选择pH=___________

(7)关于制备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①为复分解反应,步骤③为氧化还原反应
B.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C.步骤④,加入乙醇目的在于降低K3[Fe(C2O4)3]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
D.步骤④⑤可以在日光下进行

(8)制得的K3[Fe(C2O4)3]·3H2O含少量FeC2O4·2H2O,为测定其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5.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1.000L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步骤II:取20.00mL溶液,与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反应,消耗2.46mL。
步骤III:另取20.00mL溶液,加入过量铜粉,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步骤IV:将合并液与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反应,消耗2.86mL。
已知的反应为(未配平):++H+→CO2↑+Mn2++H2O
①写出Fe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研究小组制得的K3[Fe(C2O4)3]·3H2O纯度为_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2024-01-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意义重大。
(1)所含铁元素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FeB.FeCl2C.FeCl3D.Fe2O3

(2)当人体缺铁时,往往需要吃补铁保健品。人体能够吸收的是+2价的铁,但是+2价的铁很容易被氧化。
①如何检验某固体补铁剂中铁元素已被氧化?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
答:研细后用盐酸溶解,___________
②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由此可推知,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化学性质)。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1O-、OH-、FeO、Cl-、H2O。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Fe(OH)3+_______ClO-+_______=_______FeO+_______Cl-+_______
(4)工业上用氯化铁腐蚀铜箔、制造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获得氯化铁晶体,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②滤液X、Z中都有同一种溶质,它们转化为溶液W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上述流程中操作Ⅲ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
2024-01-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Na+、Cu2+、Cl
B.酸性溶液:、Fe3+、S2−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
D.碱性溶液:K+、Al3+
2024-01-1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根据下列离子检验方法,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取样,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其中含有
B.取样,滴加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其中含有
C.取样,滴加稀盐酸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
D.取样,除去其中的后,滴加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其中含有
2024-01-1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2月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 的溶液。在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取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 氧化。 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认为乙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 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 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丁组同学探究证实了 沉淀易被 氧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戊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 氧化酸性 废液制备
①若酸性 废液中:则该溶液的___________
②完成氧化酸性 的离子方程式 (“□ ”中填离子或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月考)化学试题
7 .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先通入少量 后再滴溶液呈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
C.将自来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目的是使水中的 分解
D.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但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2024-01-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月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后,通过浓硫酸干燥
B.FeCl2溶液(FeCl3):投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过滤
C.NaHCO3固体(Na2CO3):溶于水,通入过量CO2,后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Na2O2(Na2O):在空气中加热固体
2024-01-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加入足量的铜粉后过滤
B.氯气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C.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溶液
D.除去溶液中的少量:用过量的氨水除去

10 .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 ,沸点为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小写字母)
(2)反应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装置的酒精灯(填“”或“”),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 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


(5)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化作用下可分解;被氧化剂氧化。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 ,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滴加2滴试剂,溶液变红,再通入 ,无明显变化。

实验①说明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发生了反应:实验②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得出结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