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和铁锈,还含有C等难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与流程相关的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可在装置甲中进行“酸浸”操作
B.按图乙所示操作配制“酸浸”所需的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酸浸”后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固体制
2022-09-26更新 | 93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为了获取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向三颈瓶中加入饱和溶液,按图示连接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Ⅱ.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溶液;
Ⅲ.采集三颈瓶内空气中体积分数和溶液中浓度的数据。
实验现象:
三颈瓶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提出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回答一项即可)。
2024-04-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课外小组在制备过程中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该小组同学对产生灰绿色沉淀的原因进行了实验探究。
已知:检验溶液中的可用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Ⅰ.甲同学猜测灰绿色沉淀是的混合物,设计并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1溶液中滴加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素C溶液)液面上方出现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灰绿色,长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实验2取实验1中少量灰绿色沉淀,洗净后加盐酸溶解,分成两份。①中加入试剂a,②中加入试剂b①中出现蓝色沉淀,②中溶液未变成红色

(1)实验1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1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是利用了该物质的___________性,实验2中检验加入的试剂b为___________溶液。
(3)实验2的现象说明甲同学的猜测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Ⅱ.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猜测灰绿色可能是吸附引起的,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实验5。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3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素溶液)液面上方产生白色沉淀(带有较多灰绿色)。沉淀下沉后,部分灰绿色沉淀变为白色
实验4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素溶液)液面上方产生白色沉淀(无灰绿色)。沉淀下沉后,仍为白色
实验5取实验4中白色沉淀,洗净后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4)依据乙同学的猜测,实验4中沉淀无灰绿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5的实验现象,间接证明了乙同学猜测的正确性,则实验5的实验现象可能为___________
Ⅲ.该小组同学尝试用如图装置制取

(6)为了制得白色沉淀,在上述装置中加入试剂,塞紧塞子后,应先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最终可在___________(填“A”或“B”)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4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3)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若现象2中溶液未变血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探究三:某学生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备Fe(OH)2固体。

(4)开始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待装置中空气已排尽,再关闭止水夹。
①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未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则装置Ⅱ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1-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I.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现设计如下装置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已知:Fe3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3价)。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导管“短进长出”的原因___________
(3)取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放入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将固体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没有出现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某学生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备白色Fe(OH)2固体。

(4)开始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待装置中空气已排尽,再关闭止水夹。
①关闭止水夹前,如何证明装置中空气已排尽:___________
②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未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则装置II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024-02-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I.Na2CO3和NaHCO3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盐。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酸反应的差异进行鉴别。甲组进行了如图4组实验。

其中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
(2)利用如图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取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12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Ⅱ.如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备Fe(OH)2并验证其还原性,填写下列空白:

(3)制备Fe(OH)2
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先将止水夹“a”打开,滴入H2SO4和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a,使A中溶液流入B中进行反应。
(4)验证Fe(OH)2还原性:
实验完毕,打开b处止水夹,充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的反应为(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用36.5%浓盐酸(密度1.2g/mL)配制480mL上述实验所需盐酸。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____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不变”)。
2023-11-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FeSO4•xH2O)的性质进行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1)绿矾溶液的性质:取少量绿矾样品,在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在空气中用力振荡后静置,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将绿矾(FeSO4•xH2O)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很快变成了灰绿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3)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称量两端带开关K1和K2的石英玻璃管(装置A)的质量,记为m1g。向石英玻璃管中装入一定量的样品,再次称量装置A的质量,记为m2g。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实验时下列操作步骤次序正确的是:d→a→____→____→____→e(填标号) ________;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 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如果按a→d→∙∙∙的次序操作,则x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据古籍记载,焙烧绿矾()能制备铁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绿矾的焙烧反应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

若绿矾在空气中充分焙烧的过程中只生成一种酸性气体,则焙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023-09-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8 . 的制备实验是实验研究的热点,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备氢氧化亚铁。
   
实验步骤如下: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关闭K2、K5、K6,打开K1、K3、K4使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B中,排尽B中空气。
Ⅱ.待B中空气排尽后,关闭K3,打开K2,将A中溶液压入B中并观察现象。
Ⅲ.关闭K1、K2,打开K5、K6,使C中气体通入B中并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B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
(2)装置A中金属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
(3)步骤Ⅲ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从摩尔盐水溶液中提取晶体的具体操作是_____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10g产品溶于50mL水中,配制成250mL溶液,用浓度为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25.5225.0224.98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纯度为_____,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第一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
B.第一次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过
D.第一次实验装高锰酸钾的滴定管清洗后没有润洗
2023-09-15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I.向瓶中加入饱和溶液,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II.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 NaOH溶液;
III.采集瓶内空气中含量和溶液中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
2023-01-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铁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金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同学为探究富含硫酸亚铁且保存时间较长的糕点情况,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1)试剂1的名称是_____
(2)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该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已知SCN-有还原性)。
①[提出假设]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假设2:_____
②[设计方案]为了对假设2进行验证,简述你的设计方案:_____
(4)将铜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Ⅱ.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图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向瓶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
(2)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NaOH溶液;
(3)采集瓶内空气中O2含量和溶液中O2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5)白色沉淀最终转化红褐色沉淀的方程是_____。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Fe(OH)2制备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______
2023-01-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