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我国很早就使用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4)铜绿在受热时可直接分解生成物质B、CO2和水,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019-12-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将1.60gCuSO4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0.72g红色固体(纯净物,不含S元素),同时有气体X生成,X可能是SO2、SO3、O2中的两种或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红色固体是铜
B.将X通入氢氧化钡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X中含有SO3
C.X的物质的量最少为0.01mol
D.将X缓慢通过足量NaOH溶液,若溶液增重0.72g,则X中含0.005molO2
2019-12-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必修)试题
3 . 某含铜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x(OH)y(CO3)z(Cu为+2价)。取该样品22.2 g,充分加热后,得到黑色固体氧化铜16.0 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Cu2(OH)4CO3B.Cu3(OH)4CO3
C.Cu2(OH)2CO3D.Cu4(OH)2(CO3)3
4 . 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019-09-13更新 | 32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化学试题
2019·江苏南通·三模
5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有色物质的漂白剂
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可用作游泳池中水的消毒剂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D.铅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2019-05-17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6 .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2019-01-30更新 | 2788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白蒲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
7 . 将一定量的由Cu和Cu2O组成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25 mL 2.6 mol·L-1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X并收集到V mL(标准状况)的纯净无色气体Y。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纯净无色气体Y与0.75VmL(标准状况)O2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可被完全吸收
B.若固体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当V=1680时,Cu2O与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C.原混合粉末的总质量可能为9.8 g
D.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325-V/22400)mol
2018-12-0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
8 . 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熟石灰:CaOB.纯碱:Na2CO3
C.醋酸:CH3COOHD.胆矾:CuSO4·5H2O
2018-01-10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必修)试题
9 .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10 .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2→NO2B.CuO→Cu(OH)2
C.NH3→N2D.S→SO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