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探究KI与Cu(NO3)2的反应,进行实验一:
实验一
注:本实验忽略Cu2+在此条件下的水解。
(1)取棕黄色清液,加入少量______溶液(试剂a),清液变为______色,说明生成了I2
(2)探究生成I2的原因。
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2mL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______溶液(硝酸酸化,pH=1.5),再加入少量试剂a,观察到与(1)相同的现象。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生成I2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氧化了I
②乙同学认为仅由甲的实验还不能得出相应结论。他的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____________氧化I的可能性。
③若要确证实验一中是氧化了I,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检验______的实验。
(3)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
①查阅资料得知:CuI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于是对棕黑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两种假设:
a.CuI吸附I2b._________吸附I2。为证明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取棕黑色沉淀进行实验二:
实验二
已知:CuI难溶于CCl4;I2==2I(无色);Cu++S2O32-==(无色)。由实验二得出结论:棕黑色沉淀是CuI吸附I2形成的。
②现象iii为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现象ii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 . 某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备Cu(OH)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老师让学生将反应容器放在沸水浴中进行反应,结果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
操作现象
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黑色沉淀
实验二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蓝色沉淀
(1)甲同学认为实验一中产生的黑色沉淀是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
(2)为验证推测结果是否正确,甲同学将黑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ag,并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后称得干燥管E的质量分别为cg和dg。

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甲同学认为应在装置A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接上装置E,点燃D中的酒精灯,其理由是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装置仍有不足,应在E的末端连接一个气囊,气囊的作用有两个:___。甲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完成实验,若a、c、d满足关系式:___,则证明甲同学对黑色沉淀的推测是正确的。
(3)丙同学认为实验二中的蓝色沉淀应为Cu(OH)2,丁同学立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该蓝色沉淀一定不是Cu(OH)2。为确认实验二中蓝色沉淀的成分,丁同学从实验时药品的加入顺序考虑,可能是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导致产物的不同,并上网查阅资料知,当NaOH溶液少量时会生成碱式硫酸铜[Cu2(O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碱式硫酸铜为蓝色物质,难溶于水、可溶于酸。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实验二中生成的蓝色沉淀含有SO42-___
2020-02-0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精准训练 ——物质组成的探究实验题
3 .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红色粉末的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溶于稀硫酸生成Cu、,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
假设2:红色粉末是
假设3:红色粉末是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取少量该红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红色粉末中一定不含。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红色粉末完全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红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4)经实验分析,确定该红色粉末为的混合物。某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该红色粉末中的质量分数。取红色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则该红色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02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4 . 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备氯化亚铜。

已知:①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氨水,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
②在酸性条件下,某些中间价态的离子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步骤:
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瓶中加盐酸调pH至2~3。打开活塞K,通入SO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的气体。
II.将反应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CuCl粗产品,纯化后得CuCl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I中通入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步骤II中采用抽滤法过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用95%的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
(4)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分液漏斗中的0.lmol•L-1盐酸换为6mol•L-1盐酸,通入SO2,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
①对此现象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Cl-浓度过大,与CuCl发生反应
小组同学对猜想一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查阅资料知:CuCl+Cl-⇌CuCl2-,据此设计实验:将上述未得到沉淀的溶液_____(填操作),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析出,证明猜想一正确。
②猜想二:________
设计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案________
5 . 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①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O+2[Ag(NH3)2]+2OH=2Ag↓+2NH4++CO32-+2NH3
②Cu2O为红色,不与Ag+反应,能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__。(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装置F的作用为__
(4)当反应结束后,装置D处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____
2019-12-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I、铁及其化合物

(1)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为顺利看到较长时间的白色沉淀,设计了图①装置: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②打开止水夹K;③在试管b出口收集气体并验纯;④关闭止水夹K。以上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
(2)某实验小组称量3.60 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②所示:
①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②C点成分为:___
(3)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O3溶液,设计实验证明两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并且为可逆反应。(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___
II、铜及其化合物
向2ml0.2mol·L1Na2SO3溶液中滴加0.2mol·L1CuSO4溶液,发现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
(4)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
(5)向洗净的棕黄色沉淀中加入足量KI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并没有变蓝的现象出现,请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不变蓝的原因___
7 . 某化学小组为研究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进行如下探究,该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进行实验:向试管中依次加入6mol•L-1NaOH溶液12mL0.5mol•L-1CuSO4溶液8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6mL,放入65°C水浴中加热,20min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有少量气体产生并收集该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u2O易溶于浓氨水形成[Cu ( NH3)4](无色),它在空气中能被氧化为[Cu(NH3)4]2+(蓝色)。
(1)实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跟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相似,甲醛和新制Cu (OH)2反应的产物为甲酸钠、氧化亚铜和水。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甲醛和新制Cu(OH)2还能发生下列反应:
HCHO+Cu(OH)2Cu+CO↑+2H2O
HCHO+4Cu(OH)2+2NaOH2Cu2O+Na2CO3+6H2O
小组同学对实验中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作出猜想:铜或氧化亚铜或它们的混合物;为了验证固体产物,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①摇动锥形瓶 i 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锥形瓶 ii 中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将容量瓶 ii 中的溶液稀释 100 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 i 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
(3)为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气体是CO,将收集的气体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①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中“先通气,后加热” 的目的是_____
③证明气体是CO的现象________
(4)甲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甲醛可能被氧化的产物为甲酸钠或碳酸钠。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甲醛的氧化产物:__
2020-06-22更新 | 6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
8 . 室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等量且表面积相同的镁条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注:反应前镁条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且镁条过量)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4mL 0.1mol/LCuSO4溶液(pH约为4.2)
1.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2.镁条表面逐渐生成大量黑褐色膨松状不溶物
3.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浑浊,有蓝绿色沉淀生成

4mL 0.5mol/LCuSO4溶液(pH约为3.6)
1.有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2.镁条表面逐渐生成红褐色不溶物
3.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逐渐有蓝绿色沉淀生成,镁条上红褐色物质脱落,有光亮的红色物质生成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微量无色无味气体

(1)实验Ⅰ中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产生原因是_________(用简单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实验Ⅰ中黑褐色不溶物的成分,做实验Ⅳ。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1.加入浓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溶液为黄色
2.多次洗涤后的残余固体加入浓硝酸,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Cu2O可溶于浓盐酸,得到黄色溶液。
经检测,黑褐色不溶物中含有Cu2O,请解释Cu2O产生的可能原因_________。由实验Ⅳ可以推测,黑褐色不溶物中还含有_______。残余固体加入浓硝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经X射线检测,蓝绿色沉淀中含Cu2+、SO42-、OH。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碱式硫酸铜【Cu2(OH)2SO4】是一种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和氨水。据此对沉淀成分提出两种假设:
i.是【Cu2(OH)2SO4】;
ii.是Cu(OH)2和【Cu2(OH)2SO4】的混合。
经检验,最终确定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碱式硫酸铜。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i成立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推断,镁与硫酸铜溶液产物的生成与__________有关。
2020-02-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统练化学试题
9 . Fe2O3、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______.
假设3:红色粉末是Cu2O和Fe2O3
(1)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溶液。
(2)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
(3)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
(4)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假设______成立
(5)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0 . 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草酸合铜酸钾)的热分解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1)E的广口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生成,能说明分解产物中有的现象是________
(3)停止实验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继续通入至室温的目的是________
(4)取A中的残留固体(已完全分解)溶于水过滤、洗涤,得砖红色滤渣和无色溶液,通过实验证明无色溶液中含,其中验证的操作是_______;取少量砖红色滤渣加入稀硫酸,产生蓝色溶液且有红色固体生成,则砖红色滤渣是____________(一种氧化物)。
(5)依据上述实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0-08-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