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利用1-甲基萘(1-MN)制备四氢萘类物质(MTLs,包括1-MTL和5-MTL)。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十氢萘(1-MD)的副反应,涉及反应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甲基萘(1-MN)的组成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焓变分别为,则反应的焓变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四个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c、d分别为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的速率方程(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由此推知,___________(填“>”“<”或“=”)。
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四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反应体系中1-MD最稳定
C.压强越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生成四氢萘类物质
D.由上述信息可知,400K时反应速率最快
(4)1-MN在的高压氛围下反应(压强近似等于总压)。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产物的选择性(某生成物i的物质的量与消耗1-MN的物质的量之比)和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物种i与除外其他各物种总物质的量之比)随1-MN平衡转化率y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y为6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5)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则_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__
2023-12-05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届中小学生教师解题大赛化学试题
2 . 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图数据计算反应________

(2)合成氨工厂以“水煤气”和为原料,采用两段间接换热式绝热反应器,由进气口充入一定量含CO、的混合气体,在反应器A进行合成氨,其催化剂Ⅲ铁触媒,在500℃活性最大,反应器B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装置如图。

①温度比较:气流a_______气流b(填“>”“<”或“=”)。
②气体流速一定,经由催化剂Ⅰ到催化剂Ⅱ,原料转化率有提升,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是目前自然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B.利用焦炭与水蒸气高温制备水煤气时,适当加快通入水蒸气流速,有利于水煤气生成
C.体系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催化剂失活,用热交换器将原料气可预热并使反应体系冷却
D.终端出口2得到的气体,通过液化可分离出
(3)LiH-3d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也可用于催化合成氨,已知先被吸附发生反应,紧接着被吸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所得的氢气用于合成氨的原料,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恒温恒压条件下,1mol (g)和1mol (g)反应达平衡时,(g)的转化率为m,(g)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写出含有m、n的计算式;对于反应,x为物质的量分数)。
2023-11-10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广泛,对其制备过程的研究成为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用镓与氨气制得氮化镓,该可逆反应每生成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已知金属镓的熔点是,沸点是;氮化镓的熔点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液态镓与氨气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反应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图中的温度均小于)。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当时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b.温度一定时,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氦气(氦气不参与反应),的转化率减小
c.B点和C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是:
d.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原子和N原子都是杂化
②已知在时体系的初始压强为,则A点的_______。[气相平衡中用组分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含a的式子表示]。
(3)电解精炼法提纯镓的过程中需控制合适的电压,若电压太高时阴极会产生,导致电解效率下降。若外电路通过电子时,阴极得到的镓。则该电解装置的电解效率_______(已知)。
(4)铝粉与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生成,加入少量固体可促进反应。将等质量的铅粉与不同量的混合均匀后置于充满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不同温度下合成产物的图谱如图3所示,产品中的质量分数随原料中的变化如图4所示,燃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则:

①合成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
②当较小时,有利于制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当超过一定值后,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