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放热),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2021-01-02更新 | 690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金寨县南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在相同温度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2020-12-08更新 | 28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卷
3 .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物质 C 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C.D.
2020-11-26更新 | 91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2020-10-24更新 | 1679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对可逆反应2A(s)+3B(g)C(g)+ 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v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v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B.④C.③D.④⑤
2020-09-23更新 | 1024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B.升高温度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增大压强
7 .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 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2020-05-28更新 | 5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化学试题
8 .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其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2019-11-06更新 | 2242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9 .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2019-01-30更新 | 1256次组卷 | 7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10高二下·安徽·期中
10 . 图为某化学反应速率一时间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
A.4NH3(g)+5O2(g)4NO(g)+6H2O(g)ΔH<0
B.2SO2(g)+O2(g)2SO3(g)ΔH< 0
C.H2(g)+I2(g)2HI(g)ΔH>0
D.C(s)+H2O(g)CO(g)+H2(g)ΔH>0
2018-11-29更新 | 32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0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