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9-10高二下·江苏宿迁·期中
1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做了以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锌被腐蚀B.金属片剪口变红
C.B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D.B中导气管产生气泡
2020-03-21更新 | 97次组卷 | 8卷引用:09~10学年江苏宿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2 .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1)实验一:甲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装置

分别进行的实验

现象

a.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b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用电极反应解释实验a的现象:________
②写出实验b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已知具有氧化性。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b的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
(2)实验二: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分别取少量容器a、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容器a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容器b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无变化,容器b中铁片做_______极。
②加热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三: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各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标号

容器a

容器b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0.1%

0.01%

向右

0.1%

3.5%

向左

3.5%

饱和溶液

向右


则实验Ⅱ的容器b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3 . 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
Fe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
Cu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
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因素。
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
经煮沸的pH=2的 H2SO4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
pH=2的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
pH=12的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
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对O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1245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三下·浙江金华·期中
名校
4 . 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呢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铜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一周后,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2019-11-09更新 | 23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2014·全国·一模
5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的金属腐蚀现象。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所示实验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Ⅰ装置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采用下列方法: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
B.图Ⅱ是图Ⅰ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Ⅱ的正极材料是铁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Ⅲ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
D.图Ⅲ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2019-10-14更新 | 85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1-12高二下·江苏苏州·期中
6 . 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以下快速易行的方法:首先检查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3分钟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直形管中用蒸馏水浸过的光亮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②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铁丝依然光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与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___,能表示其原理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____。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
2020-05-11更新 | 8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年12月12日 《每日一题》人教选修4-影响钢铁腐蚀的因素
13-14高二上·河南许昌·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课外活动小组,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放入试剂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溶液,按图装置进行实验,数分钟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乙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B.乙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C.金属片剪口处溶液变红D.锌被腐蚀
2020-06-14更新 | 9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8 . 据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统计,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损失占国民经济总值1%,是地震、风灾、火灾损失的总和。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的金属腐蚀探究实验装置图。

(1)酸雨浸泡过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如图),一段时间后,如果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则铁钉发生了(       )(填“A”或“B”),如果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则铁钉发生了(       )(填“A”或“B”)。
A.析氢腐蚀                                   B. 吸氧腐蚀
研究小组发现开始一段时间,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再过一段时间右边液面不仅没有继续升高,反而有回落的趋势(装置气密性良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将铁钉换成含杂质炭的锌块,并在试管中加入少许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现象。试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锌块换成铜块(含杂质炭),并加入少许0.1mol/L的硫酸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析氢腐蚀;但一段时间后铜块明显发生了腐蚀,试写出其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的“自由女神”是铜铸艺雕,表面因生铜绿而被腐蚀,写出空气中铜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c中为蒸馏水)(       
ab预期实验现象结论
A铜丝浓硝酸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硝酸有强氧化性
B木条浓硫酸木条变黑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生铁NaCl溶液导管处发生倒吸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铁丝含少量HClH2O2溶液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A.AB.BC.CD.D
10 . 下列实验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小试管中品红褪色加入少量酚酞,溶液呈浅红色关闭弹簧夹,双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中水柱上升后静止不动
实验结论该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证明SO2 具有还原性证明碳酸钠能发生水解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