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2020-05-16更新 | 1362次组卷 | 39卷引用:【南昌新东方】2019-2020 南昌五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2 . 如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滤纸,容器C为盛有500mL各0.1mol/L的CuSO4和K2SO4混合液的电解槽,ef均为铂电极。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C中阳极产生1.12L(标况)气体,电解过程不考虑能量损失。
   
(1)电源A上的b______极,滤纸B上d______极。
(2)写出B上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C容器中阳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名称),另一极增重____克。
3 . 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下左图,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为锂电池的负极
B.充电时,若阳极放出1 mol O2,则有4 mol e-回到电源正极
C.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为直流电源负极
D.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4 . 将图1所示的装置中盐桥换成铜导线与两石墨棒连接得到图2所示装置,并将NaCl溶液换为HCl溶液,发现电流表指针仍然有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甲装置
B.两图都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C.图2中乙装置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Cl-Cu+Cl2
D.图2中电子流向为Fe→电流计石墨→石墨b→石墨c→Fe
2018-07-20更新 | 7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课改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镍钴锰三元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适中等重要优点。镍钴锰三元材料中Ni为主要活泼元素,通常可以表示为:LiNiaCobMncO2,其中a+b+c=1,可简写为LiAO2。充电时总反应为LiAO2 + nC = Li1-xAO2 + LixCn(0<x<1),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i元素最先失去电子
B.放电时电子从a电极由导线移向b电极
C.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LiAO2 - xe-= Li1-xAO2 + xLi+
D.充电时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阴极材料质量增加7g
6 .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其电池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附近溶液碱性增强
C.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阴极有1.5molZn生成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 + 3e- + 4H2O = Fe(OH)3 + 5OH-
7 . 下列关于电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可加入NaOH、NaCl、H2SO4
D.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制备化学电源,利用电解池原理可制备化学物质
8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阴极材料是
A.Cd(OH)2B.Ni(OH)2C.CdD.NiOOH
9 . 一种新型钠硫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B极中填充多孔的炭或石墨毡,目的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B.电池放电时,A极电极反应为:2Na++xS+2e-=Na2SX
C.电池放电时,Na+向电极A极移动
D.电池放电的总反应为2Na+xS=Na2SX,每消耗1molNa转移2mol电子
2016-06-28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新星计划”体验营7月期终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