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苯的性质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向苯中加入浓溴水和铁粉,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苯和浓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B.实验室制备的乙炔气体通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获得纯净的乙炔
C.向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2%的氨水,直至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消失,即配制得到银氨溶液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
2016-04-29更新 | 4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卷
2 . (一)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苯与溴反应的实验。

(1)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滴加苯与溴的混合液时,反应很剧烈,可明显观察到烧瓶中充满了红棕色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装置中缺CCl4洗气瓶,则烧杯中产生的现象能否说明苯与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_______(填不能”)。
(3)实验完毕,关闭K,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两个目的是:__填序号)
①使液体分层;   ②除去未反应的溴;       ③除去未反应的苯。
(4)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二)苯是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
(1)工业上利用苯与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①可制取溴苯,溴苯是密度比水小且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大量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3)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100—110℃时生成间二硝基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017-11-1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3 .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三个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A中左侧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装置A和C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
(2)在按装置B、C装好仪器及药品后要使反应开始,应对装置B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应对装置C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装置B、C较好地解决了A中加装药品和使装置及时密封的矛盾,方便了操作。A装置中这一问题在实验中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4)B中采用了洗气瓶吸收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反应后洗气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5)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其中之一与A、C中的错误相同,而另一个缺点是:____
2016-12-09更新 | 8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4 . 某新型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化合物的非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所需的试剂为___________
(4)写出合成路线中存在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用“*”在手性碳原子旁边标注)
(5)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不包括)。
①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硝基连接苯环;
②属于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
2024-05-2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Ⅰ.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乙烯时,在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物,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B.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D.苯酚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用来定量检验苯酚
E.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时,先加生石灰然后蒸馏,蒸馏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温度
Ⅱ.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1) 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E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即将结束时(此时气体明显减少),打开F活塞,关闭C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一步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
a蒸馏; b水洗; c用干燥剂干燥; d 10%NaOH溶液洗涤; e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 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2) 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________(填名称),C是_______(填化学式),与乙醛的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4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I.烯烃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应用,以甲烷为原料合成聚苯乙烯等产品的一种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在光照下反应能得到,关于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结构式:B.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二氯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A.加成             B.取代             C.复分解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属于芳香烃且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比为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反应⑤。根据锥形瓶中的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可推断出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这一推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

Ⅱ.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某烃Q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后只得到产物。

(6)Q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写出Q的一种可能结构: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A是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已知它存在以下一系列转化关系,其中C是一种一元醇,D是A的对位一取代物,H与E、I与F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设计实验证明H中含有溴原子,还需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
(3)为验证E→F的反应类型与E→G不同,下列实验方法切实可行的是________
A.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淡黄色沉淀
B.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溴水,发现溴水立即褪色
C.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加入溴的CCl4溶液,使之褪色
D.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混合液紫红色变浅
8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探究分解速率的影响向盛有2mL5%的试管中分别滴加3滴饱和溶液和3滴饱和溶液,观察现象
C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验证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2024-06-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乙醇能还原氧化铜B.检验反应生成乙烯

C.制备溴苯并验证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D.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A.AB.BC.CD.D
2024-05-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方案中,操作正确且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检验中存在的溴元素

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C

证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加热与浓的混合液至,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D

证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将苯、液溴与铁粉充分混合,将生成的气体先后导入盛有,溶液的洗气瓶,观察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A.AB.BC.CD.D
2024-05-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